物态和物态变化.ppt
青岛九中青岛九中第1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热学是物理学的一部分,它研究热现象的规律。研究热现象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宏观上总结热现象的规律,引入内能的概念,并把内能跟其他形式的能联系起来;另一种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建立分子动理论,从微观角度解释有关的热现象。第2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3高考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第3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课程标准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会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了解材料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体会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的实例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了解相对湿度。举例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的影响第5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教材*旧教材1固体2液体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1固体2固体的微观结构3液体4毛细现象5液晶6饱和汽和未饱和汽7空气的湿度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液晶第6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教材及课程标准特点1、增加本章的意图:本章的知识,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使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更具体、更丰满,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对于学习分子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好处。本章以分子动理论为基础,主要讲述固体和液体的微观结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物态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物质形成固、液、气不同的物态,是由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两种相反因素决定的。使热学知识体系更全面。第7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新教材及课程标准特点2、注重了科学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解释了生活中的现象,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对未知的探索。●领略前辈科学家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第8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按照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我们把本章分成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第一节固体第二节液体第二单元汽化过程及物态能量交换第三节饱和起与饱和汽压第四节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课时安排: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1课时第9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固体教学目标:1知道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3知道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4了解固体材料在生活、生产、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第10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知识点:一:单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外形是否规则、*物理性质各向异性还是各向同性、*是否具有一定的熔点。二:晶体的微观结构:*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不是绝对的,可以互相转化具有空间点阵的周期性本节从固体的宏观性质入手,提出晶体的微粒有规则排列的假说,并介绍了用不同的方法证明了组成晶体微粒的有序排列的科学历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再从微观的结构模型解释宏观的物理性质。*讲明物质的同分异构体(如石墨和金刚石)、*晶体的微观结构模型不代表晶体结构的真实情况只是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示意图、第11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教学建议一、本节重点、难点: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能够认识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二、教科书对这部分知识要求较低,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深度和难度,不宜讲的太多、太深。例如课本上只提到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晶体的微观结构,对于固体的其他的性质不再涉及。三、通过简述固体材料和固体物理的发展概况,扩展学生的眼界,例如纳米材料,火箭、导弹所需要的特殊的材料。第12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3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液体教材设计思路:从生活现象、实验演示切入,再从分子动理论角度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做一做,引起学生的思考,再从不易压缩引出液体的微观结构与固体的微观结构类似,分子间距在r0左右,并注意用液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