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测试题(答案).docx
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酒精挥发
C.蜡烛燃烧
D.干冰升华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冰雪融化、酒精挥发、干冰升华都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蒸馏水
D.石灰石
答案:C
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它们都属于混合物;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B.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
答案:C
解析:A选项,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操作错误;B选项,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砝码应放在右盘,操作错误;C选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操作正确;D选项,把块状固体投入直立的试管中,会打破试管底部,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操作错误。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硫粉
答案:C
解析:A选项,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选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选项,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D选项,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6.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P?O?——五氧化二磷
C.H?——2个氢原子
D.Ca?2——钙离子
答案:B
解析:A选项,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O表示2个氧原子,错误;B选项,P?O?表示五氧化二磷,正确;C选项,H?表示氢气,还可以表示一个氢分子,2个氢原子表示为2H,错误;D选项,钙离子的符号为Ca2?,错误。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C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A选项说法错误,应该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选项水是纯净物,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选项应该说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C
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A选项,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选项,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选项,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选项,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质只能是固体
D.溶剂一定是水
答案:B
解析:A选项,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B选项,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C选项,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错误;D选项,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错误。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O?$\stackrel{MnO_{2}}{=\!=\!=}$2H?↑+O?↑
B.4Fe+3O?$\stackrel{点燃}{=\!=\!=}$2Fe?O?
C.2KMnO?$\stackrel{\tr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