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卷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测试题及答案一览参考.docx
乙卷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测试题及答案一览参考
选择题
物理
1.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在\(t=0\)时刻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的质量\(m=1kg\),\(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B.\(12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C.\(2s\)末物体的速度为\(1m/s\)
D.\(02s\)内物体的位移为\(1.5m\)
答案:B
解析:
物体所受摩擦力\(f=\mumg=0.2\times1\times10N=2N\)。
\(01s\)内,拉力\(F=4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_1\),可得\(a_1=\frac{Ff}{m}=\frac{42}{1}m/s^{2}=2m/s^{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速度\(v_1=a_1t_1=2\times1m/s=2m/s\)。
\(12s\)内,拉力\(F=0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_2\),可得\(a_2=\frac{f}{m}=\frac{2}{1}m/s^{2}=2m/s^{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2s\)末速度\(v_2=v_1a_2t_2=22\times1m/s=0m/s\)。
\(01s\)内位移\(x_1=\frac{1}{2}a_1t_1^{2}=\frac{1}{2}\times2\times1^{2}m=1m\),\(12s\)内位移\(x_2=v_1t_2\frac{1}{2}a_2t_2^{2}=2\times1\frac{1}{2}\times2\times1^{2}m=1m\),\(02s\)内位移\(x=x_1+x_2=2m\)。所以A、C、D错误,B正确。
化学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B.苯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理相同
C.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
A项: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项: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苯萃取了溴水中的溴,属于物理变化;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褪色原理不同,故B错误。
C项: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项: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虽然都可以表示为\((C_6H_{10}O_5)_n\),但\(n\)值不同,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生物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需要\(O_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答案:C
解析:
A项:无氧呼吸不需要\(O_2\)的参与,第一阶段产生的\([H]\)在第二阶段被利用,最终没有\([H]\)的积累,故A错误。
B项: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故B错误。
C项: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故C正确。
D项: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葡萄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氧化分解,故D错误。
填空题
物理
4.一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为\(F=10N\)的水平拉力,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u=0.2\),\(g=10m/s^{2}\)。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经过\(t=3s\)物体的位移为______\(m\)。
答案:3;13.5
解析:
物体所受摩擦力\(f=\mumg=0.2\times2\times10N=4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ma\),可得\(a=\frac{Ff}{m}=\frac{104}{2}m/s^{2}=3m/s^{2}\)。
根据位移公式\(x=\frac{1}{2}at^{2}\),可得\(x=\f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