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乙卷(理科综合)试卷测试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docx
高考乙卷(理科综合)试卷测试题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选择题(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B.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C.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有分泌功能
D.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A错误;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B错误;植物细胞有高尔基体,但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不具有分泌功能,C正确;有核糖体的细胞能合成蛋白质,但不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
2.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互补链中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
A.(ab)/2
B.ab
C.(ab)/(1a)
D.b(ab)/2
答案:A
解析:双链DNA分子中,G(鸟嘌呤)与C(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则G=C=a/2。设该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1链和2链,已知1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设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为2m,则1链中鸟嘌呤的数量为bm。因为双链中G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2,所以双链中G的总数为am,那么2链中鸟嘌呤的数量为ambm。所以互补链(2链)中鸟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ambm)/2m=(ab)/2。
3.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是根毛细胞的细胞膜,通过中耕松土可促进b物质的吸收
B.若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CO?
C.若是肝细胞膜,进食后3~4小时,C代表的激素胰岛素分泌会增加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B
解析:中耕松土可促进细胞呼吸,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A错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产生CO?,O?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线粒体,CO?以自由扩散方式排出线粒体,B正确;进食后34小时,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C错误;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磷脂双分子层(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流动性,D错误。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B
解析: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A正确;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生物种类可能减少,营养结构变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到原来状态更难,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C正确;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D正确。
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DNA进行染色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再用清水冲洗2次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答案:D
解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B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C错误;绿叶中色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D正确。
6.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B.翻译过程中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C.基因表达的过程就是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D.密码子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