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光学习题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448)在折射率n=1.50的玻璃上,镀上n’=1.35的透明介质薄膜,入射光波垂直于介质薄膜表面照射,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发现对nm的光波干涉相消,对nm的光波干涉相长。且在600nm到700nm之间没有别的波长是最大限度相消或相长的情形,求所镀介质膜的厚度。
**777.8nm**
(0470)用每毫米有300条刻痕的衍射光栅来检验仅含有属于红和蓝的两种准单色成分的光谱。已知红谱线波长在630nm-760nm的范围内,蓝谱线波长在430nm-490nm范围内,当光垂直入射时,发现在24.46°角度处,红蓝两谱线同时出现。
(1)如果还有的话,在什么角度下还会出现这种复合谱线?
(2)在什么角度下只有红谱线出现?
**(1)红:10.89°-13.18°;22.2°-27.13°;34.54°-43.15°;49.11°-65.78°;70.9°-90°
蓝:7.41°-8.45°;14.95°-17.10°;22.77°-26.17°;31.06°-36.02°;40.17°-47.31°;50.71°-61.88°;64.56°-90°
重叠部分:70. 9°-90°;50.71°-61.88°;40.17°-43.15°;22.77°-27.13°
()10.89-13.18°**
(0636)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求P点的强度I与干涉加强时最大强度Imax的比值。
****
(1935)如图所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在平板玻璃上,已知其上表面的反射光线1为完全偏振光。设玻璃板两侧都是空气,试证明其下表面的反射光线2也是完全偏振光。
**
即2也是完全偏振光**
(312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nm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缝间距m的双逢上,屏到双缝的距离D=2m,求:
(1)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级明纹中心的间距;
(2)用一厚度m、折射率为n=1.58的云母片覆盖一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0.11m;7**
(317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变窄,则
(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 ]**C**
(317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条纹。若将缝S2 盖住,并在S1S2 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反射镜M,如图所示,则此时
(A)P点处仍为明条纹; (B)P点处为暗条纹;
(C)不能确定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D)无干涉条纹。
[ ]**B**
(3177)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云母片盖在S1缝上,中央明纹将向 ______ 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处的光程差为 ______ .
**上 -(n-1)**
(3181)白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间距为a=0.25mm的双缝上,距缝50cm处放置屏幕,分别求第一级和第五级明纹彩色带的宽度。(设白光的波长范围是从400nm到760nm,这里说的“彩色带宽度”指两个极端波长的同级明纹中心之间的距离。)
**第一级0.72mm ,第5级3.6mm**
(3185)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射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
(A)全明 (B)全暗 (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
(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 ]**D**
(3188)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作表面缺陷,当波长为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份的连线相切,则工作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A)凸起,且高度为 (B)凸起,且高度为
(C)凹陷,且深度为 (D)凹陷,且深度为
[ ]**D**
(3197)在如图所示的牛顿环装置中,把玻璃平凸透镜和平面玻璃(设玻璃折射率n1=1.50)之间的空气(n2=1.00)改换成水(n2’=1.33),求第k个暗环半径的相对改变量 .
**0.134**
(3198)如图所示,牛顿环装置的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有一小缝隙e0,现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已知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求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的各暗环半径。
****
(3209A)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缝宽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单缝处的波面可划分为______个半波带。**4**
(3210)在某个单缝衍射实验中,光源发出的光含有两种波长和,并垂直入射于单缝上,假如的第一级衍射极小与的第二级衍射极小相重合,试问
(1)这两种波长之间有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