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5 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二)教学实录 人民版选修4.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四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二)教学实录人民版选修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家四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二)教学实录人民版选修4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贡献和作用,包括其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思想,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具体内容包括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主要决策和行动。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分析邓小平的言论和改革实践,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2.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和作用。
3.强化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鼓励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邓小平的贡献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战略的背景和目的。
-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关键决策和行动,如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探讨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2.教学难点:
-理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战略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
-深入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思想转变和理论创新,如从“阶级斗争为纲”到“发展是硬道理”。
-评估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如何将邓小平的理论与实际改革措施相结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思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进行讨论,激发思考。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邓小平的具体决策和行动,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邓小平的照片,增强直观感受。
2.视频辅助:播放与邓小平和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信息,拓展知识面。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如果时光倒流,你会如何评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困境。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目的,包括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
b.介绍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关键决策和行动,如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c.讲解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举例说明:
a.通过邓小平的讲话和文章,展示其改革开放的思想演变。
b.分析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些典型案例,如深圳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互动探究:
a.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b.角色扮演:模拟邓小平与中央领导层讨论改革开放政策的场景。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完成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解。
b.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撰写一段关于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短文。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练习进行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b.针对学生的短文,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4.拓展延伸(约10分钟)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如邓小平的著作节选、改革开放的纪录片等,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讨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
5.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邓小平改革开放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启示。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阅读材料、撰写小论文或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确保学生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a.《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录了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讲话和文章,是理解其思想核心的重要资料。
b.《中国改革开放纪实》系列书籍:这一系列书籍详细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包括政策背景、实施细节和影响。
c.《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以时间线的方式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事件和决策,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
d.《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这本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