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
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考古发现,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多分布于山麓和松嫩平原东部地区。随着时间推移,遗址分布总体上逐渐由东南部向西北部、低海拔向高海拔拓展;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大兴安岭地区和东北平原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史前遗址。这表明,东北地区()
A.先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B.人类具备较强社会组织能力
C.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D.区域内文明发展呈现相似性
2.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主持的财政改革对盐的生产实行民制官收政策,在市内设官吏定点销售,在不设市的小邑和乡村,特准中小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分销给消费者。此举意在
A.推动制盐业的繁荣B.统一盐价稳定市场
C.控制盐业增加收入D.打击商人消灭割据
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载:“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二科。进士科主文词,高宗、武后以后之新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故观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二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状矣。”唐政府如此做法的目的是()
A.繁荣诗歌艺术B.改革选官制度
C.打击门阀政治D.发扬光大儒学
4.明代嘉晴时,杭州城“男女普者(盲人),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见衣食,谓之'陶真',大抵说未时事”。这反映当时()
A.社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B.统治者重视文教事业
C.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D.儒家文化走向世俗化
5.下列是不同时期某地区地方行政管理的示意图(局部),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6.嘉庆道光年间,“粮税费用的增加使得地方上的绅士谋求谈判免税”,而“贫苦的纳税人已被剥夺得精光了”。地方官吏“被迫从私商手中购买稻米,以弥补漕粮定额”。这一现象()
A.缓和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B.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发展
C.引发了海运主要任务的改变D.增强了地方财政的自主性
7.1872年,李鸿章筹划创办轮船招商局,招商局的运作需要消耗大量燃料,这刺激了煤矿开采业的兴起;为解决轮船和近代开矿设备的原料问题,于是有色金属矿厂得以开办;随之产生的陆上运输问题,推动了铁路的修建;铁路修建需要大量优质钢材,于是洋务派又筹办铁厂。这表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满足了交通运输的需求B.促进了求富目标的实现
C.抵制了西方经济的入侵D.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8.随着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各大城市的占领,中国共产党逐渐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地区,吸纳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以东北地区的东部为例,到1935年末,党团员成分中,工人成分占10%至15%,雇农占25%至35%,贫农占绝对多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动员民众投身民族解放运动
B.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C.以“三三制”巩固统一战线
D.全面抗战的路线已基本形成
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统制外贸、统一全国财经、统一调度重要物资、国家统筹安排就业等。这一系列政策旨在()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模式B.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C.推行计划经济管理方式D.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10.如图所示为1980-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情况(单位: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农业税的全面取消B.“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推广
C.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如图所示是树立在西巴尔城夏马西神庙中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汉穆拉比制定法典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扩大公民权利
C.缓和阶级间矛盾
D.促进经济发展
12.如表所示为9-10世纪欧洲教皇大事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欧洲()
时间
大事
9世纪初
版图遍及中欧和西欧的查理曼帝国建立,查理大帝把教皇当作他国土上的一位首席主教。
9世纪末
教皇卷入意大利的政治斗争,逐渐成为意大利贵族和罗马党派的权力斗争中的政治足球”。
962年
教皇把“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献给了实力强大的德意志君主以寻求保护。
A.教权与王权相结合B.基督教受到严重冲击
C.沿袭罗马帝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