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与实践》课件第二章 计划.pptx
GUANLIXUEYUANLIYUSHIJIAN战略决策│组织设计│用人管理│领导与沟通│企业文化构建
第一节决策 第二节计划的基础 第三节战略管理
一、决策概述狭义地讲,决策就是在几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广义的决策包括在制订最后决策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找出制订决策的条件,寻找、分析和拟定可能的决策方案及选择行动方案。(一)决策的含义
决策是一个过程,不只是选择方案的简单行为。OPTION01OPTION02OPTION03首先,决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要寻找、分析和拟定若干可能的决策方案。最后,在得到多种选择方案后,需要对方案进行比较。
如同管理一样,决策同样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决策必须遵循决策活动的客观规律,并且拥有一套科学的原理、原则及决策程序和规则。在进行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二)决策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程序化决策是指涉及经常重复发生的例行性事物,能按一定的制度、方法和标准予以处理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也称为非定型化决策,是指与某些新出现的,其结构尚未被认识的一次性、突发性事件有关,无常规可循而必须按非程序化方法进行处理的决策。(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四)决策过程010302040506察觉和分析问题明确决策目标制订可行方案分析比较方案选择满意方案实施决策方案
二、决策的有限理性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必须是客观和有逻辑的。首先他面对的问题是清晰的,他要清楚地明确目标,了解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和结果,最后选择最能够实现目标的决策方案。(一)理性决策
直觉决策是是一种潜意识的决策过程,基于决策者的经验、感受及积累的判断力。(二)直觉
好的决策者应该在指出问题、考虑备选方案、收集信息时展现出好的决策行为,做到既果断又谨慎。理者理性地做出决策,但受到他们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分析所有方案的信息,找到理性假设中绝对的最优方案。也就是说,决策者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是理性的。(三)有限理性决策
(四)决策陷阱OPTION01OPTION02OPTION03完全理性承诺升级先入为主
三、个体与群体决策(一)个体决策线性—非线性决策方式个体决策的特点线性方式代表理性的逻辑分析,非线性方式主要依靠直觉、想象力和洞察力。个体决策会带来很高的决策风险,这是许多企业不能持久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群体决策1.群体决策的优势010302群体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群体决策能够利用多元化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群体决策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
2.群体决策存在的问题OPTION01OPTION04OPTION02OPTION03决策效率低下容易为个人或子群体所左右责任不清很可能偏离组织目标
对于复杂、重要和需有关人员广泛接受的决策问题,最好采取集体的方式来决策;反之,简单、次要和无须体现共同意志的决策,采取个人决策方式可能更适宜。(三)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方式的选择
1.“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一)定性决策法四、决策方法
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利用函询形式的集体匿名思想交流过程,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集中、反馈,直到获得稳定的意见。
德尔菲法的程序是以“轮”来说明的。在每轮中,组织者与专家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首先,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一张调查表是开放式的,不带任何限制,只提出预测问题。请专家围绕预测问题提出预测事件。其次,组织者要对专家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张调查表发给专家。第一轮
专家对第二张调查表中所列的每个事件做出评价。例如,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叙述争论问题和事件或迟或早发生的理由。组织者收到第二轮专家意见后,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第三张调查表的内容包括事件、事件发生的统计结果,以及少数人观点的理由。第二轮
把第三张调查表发下去后,请专家做以下事情:重新争论;对少数的对立意见进行评价;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尤其是持少数观点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如果修正自己的观点,也请叙述为什么修正,原来的理由错在哪里,或者说明哪里不完善。专家们的新评论和新争论返回到组织者手中后,组织者的工作与第二轮十分类似:总结专家观点,重点在于争论双方的意见,形成第四张调查表。第三轮
请专家对第四张调查表再次进行评价和权衡,做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做出新的论证与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当第四张调查表返回后,组织者的任务与上一轮的任务相同: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及争论点。第四轮
1.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