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科学:《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改进.docx

发布:2023-11-17约1.13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改进 本实验在课程中的位置 本实验位于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在课标中,属于第七个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本主题下要求学习动植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的基本知识,要描述出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在鸟的生殖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借助实验帮助同学理解鸟卵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鸟的生殖与发育,更会促进学生认知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原教学中存在的遗憾 问题1:卵壳上的气孔虽可以观察到,但气孔透气的内容并没有展现。 问题2:在烧杯中观察破碎的鸡卵的结构,使原有的鸡卵的立体效果不明显。问题3:卵黄膜是无色透明的,学生很难认知其存在,对卵黄膜的观察缺少指导。 问题4:对鸡卵其他结构的介绍过少,比如系带等。 本创新实验的方法、步骤和效果 材料用具:鸵鸟卵壳、生鸡卵、熟鸡卵、解剖针、镊子、水槽等。 步骤方法: 改进1:向处理过的鸵鸟卵壳中灌水,鸵鸟卵壳的外壁上会出现水珠。 改进2:将生鸡卵在装有水的水槽内进行解剖,通过观察水中悬浮的鸡卵来观察鸡卵的结构。 改进3:观察气室与胚盘时,借助于熟鸡卵进行观察,找到熟鸡卵中对应的结构。 改进4:在观察卵黄膜时,用解剖针轻轻戳破卵黄膜,发现卵黄从卵黄膜内流出。 实验效果 效果1:学生通过观察鸵鸟卵壳装水后的变化,发现卵壳外壁挂满水珠,证明鸟卵是存在气孔的,并且气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效果2:在水中解剖鸡卵,会发现鸡卵在水的浮力下悬浮在水中,保持了鸡卵原有的空间感,便于学生进行观察与理解各个结构在鸟卵中的位置。 效果3:借助于熟鸡卵,学生可以根据生活常识找到气室,并且因为熟鸡卵中胚盘与卵黄颜色有所不同,便于快速找到胚盘。 效果4:戳破卵黄膜,会让学生感受到卵黄确实被卵黄膜所包被,并对指导学生认知鸟卵中卵细胞的结构起重要作用。 四、本创新实验的教育价值 1.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该创新实验可以开展的学生探究活动: 首先,本实验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与手段,提供多种工具多种手段对不同结构进行观察,便于学生从中学习鸟卵的结构。 在实验过程中,借助于观察手段,不断对各个结构进行讲解,便于学生高效准确地推测出各个结构的功能。 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学生可以借助于不同工具,自行设计实验来验证鸟卵中各个结构的特点及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本创新实验对学生有效构建重要概念的帮助: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够认识到鸟卵的复杂结构,并且每一结构有其特定的功能,这些结构一起为鸟的胚胎发育提供保障。本实验注重对学生思维养成的训练,可以更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为今后生物进化的学习做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