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是旷古绝今的词坛才女提出词“别是一家”......
声声掩泪,字字言愁
走近李清照李清照(1104-1155),宋代女词人,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自号易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南渡容颜憔悴、孤寂凄苦妩媚含羞、赌书泼茶明媚鲜妍、天真烂漫
婉约词宗--李清照李清照大事记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为遗孀。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18岁42岁46岁47岁48岁71岁
写作背景《声声慢》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作者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此时的易安,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去世,改嫁,离婚,重疾,孤苦凄凉到了极点。她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声声慢”是词牌。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词名《胜胜慢》,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解题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多以寻常语入词,通俗易懂,音调优美,明白流畅,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了解“易安体”
一、品读愁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戚戚:2.乍暖还寒:3.将息:4.敌:5.憔悴损:6.怎生得黑:7.次第:8.怎一个愁字了得:形容冬末春初忽暖忽冷冷热不定。休养、调理、保养对付、抵挡怎样挨到天黑呢?光景、情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呢?悲愁哀伤的样子枯萎,凋零殆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的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词人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词人的心情之悲怆。这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清愁哀怨,奠定了全词哀伤愁苦的基调。二、研读品味愁心
1.宋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2.徐帆《词苑丛谈》谓其音乐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①形式上: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增加音乐美。②内容上: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清愁哀怨,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增强情感,起强调作用。
【思考1】李清照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愁”的?(一)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问题探究
【思考1】李清照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愁”的?(二)间接写愁:借景抒情1.李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问题探究c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景景含愁,字字写愁,请结合全词,深入解读意象,揣摩字词,分析词人是如何通过这些意象表达愁情的。分析意象,赏析诗句
【思考1】李清照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愁”的?(二)间接写愁:借景抒情2.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