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市屯溪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屯溪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是古代文明概况表。由此可知,古代文明()
地区地理环境最早培育的作物文字
西亚两河流域大麦、小麦、豆类楔形文字
希腊爱琴海附近岛屿腓尼基字母
A.丰富多彩、多元发展B.创立文字、彼此借鉴
C.人口流动、文明融合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
2.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以知识取代运气,以人竞选取代人人抽签,选举城邦公职人员”。这表明苏格拉底主
张()
A.增强公民意识提升城邦竞争能力B.普及教育提升公民道德
C.改革民主程序规避直接民主弊端D.削弱领袖权威防止专制
3.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亚历山大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在巴比伦向当地的主神马都克
献祭,下令重建被薛西斯毁掉的马都克神庙。亚历山大此举意在()
A.宣示政权的合法性B.推行宗教宽容政策
C.赢得当地忠心归顺D.助推各地文化交流
4.乡村工商业不仅为中世纪农民和封建主提供了生活必需,而且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空闲时间补充了
贫乏的农业收入,减轻了人口增加的压力。一旦受到城市工业的冲击,乡村的手工业者,也就是之前的农
奴,开始学习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他们越来越强烈地向往过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据此推知,中世纪的
乡村工商业()
A.加强了城市和乡村的联系B.彻底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
C.平衡了封建经济内部需求D.成为瓦解庄园经济的因素
5.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著作推崇备至。他们尤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感兴趣,并把他们的
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加以注释。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与古希腊文明有密切交流B.科技水平曾长期领先世界
C.延续了希腊化时代的进程D.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
6.伯恩斯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假如不是被征服的话,他们完全可以会为发展中南美自己的
文化打下一个基础,这一文化可以同任何其他洲文化相媲美。”下列关于美洲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玛雅人建造了长达数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
B.印加人采用结绳记事,至今无人能破译
C.美洲文明因缺乏交流而中断发展进程
D.玛雅文明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并使用60进制
7.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
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
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
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
8.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自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
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高低的重要标志,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土甚至借高利贷,却又因为经营不善而经常
无法偿还。据此可知,这一现象()
A.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B.根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促进了西欧社会的转型D.表明封建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9.如图为1375年至1875年间英国伦敦、荷兰阿姆斯特丹、意大利佛罗伦萨和中国北京四个城市中劳动
者的收入除以生活费用所显示出的生活水准差异示意图(1=仅够生存;4=收入是维持生存所需费用的4
倍)。其中代表阿姆斯特丹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0.14世纪末,塞萨洛尼基(希腊)、根特(比利时)等欧洲许多城市发生了工人暴动。这一时期佛罗伦
萨的普通工人也曾夺取了城市并掌权达三年之久。这可以用来说明()
A.文艺复兴推动了思想解放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条件
C.城市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D.专制王权强化激化社会矛盾
11.伊拉斯谟1511年出版的著作中,批评了老派语法教师执着于传授枯燥的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