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籍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诸侯变法意图富国强兵不重儒学教育
B.“士”阶层的发展壮大及私学兴起发展
C.分封制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
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3.荀子说:“故,法不能独立,令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追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在此,荀子
A.认为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B.强调法律实施中良吏执法的重要性
C.主张在执法时将君子和小人区别对待D.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君子以德治国
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B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等书籍
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C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D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5.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①朱熹理学的主旨②庄子的思想诉求③文人画的创作风格④李贽的离经叛道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以民为本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
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形成“士人政府”的思想文化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日趋衰微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D.科举制度的推行
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C.设计三权分立政体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9.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的产物B.儒家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译本出现在近代“西学东渐”时期D.欧洲借鉴儒家思想服务宗教改革
10.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B.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
C.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
11.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2.下图为唐代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对该画认识正确的是
A.佛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