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docx
第一单元学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章节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国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习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族政策;2.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3.认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社会实践意识:通过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2.民族认同感:引导学生认同和尊重我国各民族文化,培养多元一体的民族意识。3.国家观念: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4.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使学生初步形成法治观念。5.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形成对国家发展的全面认识。
②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③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将抽象的国家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的具体内容,需要教师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图片、视频等。
②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民族歧视或国家虚无主义等错误观念。
③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官员、民族代表等,体验国家政策制定的过程。
4.利用案例研究,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5.通过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与国家发展相关的小课题研究,提高团队协作和综合能力。
6.配合使用视频、图片等教学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以一幅描绘我国壮丽山河的图片或一段介绍我国历史的视频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哪些特点?你们对我国的哪些方面最感兴趣?”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
①讲授我国的基本国情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如长城、故宫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②讲授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详细内容:教师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并通过实例说明这些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强调法治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③讲授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例如,介绍国家在扶贫、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以及这些政策对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3.实践活动
①角色扮演
详细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公民等,模拟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责任和担当。
②案例研究
详细内容:教师提供与国家发展相关的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分析案例中的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及政策实施的效果。
③项目导向学习
详细内容:教师布置与国家发展相关的小课题,如“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让学生分组完成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学生小组讨论
举例回答:
①如何看待我国的基本国情?
学生回答: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但也面临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挑战。
②如何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学生回答: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社会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③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学生回答: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同时国家也要保障个人利益。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