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案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

发布:2025-04-06约5.57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2

其次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区域认知)

2.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区域认知)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评价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合理性。(地理实践力)

eq\a\vs4\al([对应学生用书P83])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带

1.差异性:地球表面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区域。

2.自然带

二、地域分异规律

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及整体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样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如南北方向或东西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分布特点

形成缘由

典型地区

纬度

地带性

各自然带沿着纬度改变的方向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以热量的改变为基础,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肯定的作用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表现得更为明显

陆地干

湿度地

带性

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作有规律的更替

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肯定温度条件的影响

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比较明显

垂直

地带性

自然带沿着海拔高度改变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的改变

高山地区,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丰富

3.地方性分异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

4.实践意义:因地制宜地支配农业生产。

[温馨提示]事实上纬度地带性和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都是在热量和水分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的,只不过前者是以热量为基础,后者是以水分为主导。

一、推断题

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是肯定的。(√)

2.我国南稻北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降水的纬度差异。(×)

3.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景观的差异反映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4.全部山地都存在垂直地带性。(×)

5.赤道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困难。(×)

二、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自然带由森林带过渡到草原带、荒漠带,影响这种改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

2.图中植被由B到A的改变,反映了陆地环境的()

A.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1.B2.A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3~4题。

3.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4.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答案:3.C4.A

三、填空题

如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

(2)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地带性,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

(3)H—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____地带性,它的形成是以________为基础。

答案:(1)C、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

(2)纬度热量

(3)陆地干湿度水分

探究点(一)eq\b\lc\|(\a\vs4\al\co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从生活中学————————

一、地理情境激趣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二、核心素养培优

1.分析造成诗中两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如此之大的缘由。(区域认知)

提示:海陆位置的不同。

2.分析两地区的景观体现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综合思维)

提示: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在探究中悟————————

1.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

地域分

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陆地干湿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重要因素

水分

热量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改变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