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九上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大单元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的能力。
2.科学态度与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意识: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环境、技术发展的联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已具备基础的化学知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对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一定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化学学科普遍感兴趣,尤其在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独立思考问题,但在分析复杂问题时可能存在困难。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视觉学习,通过图片和图表来理解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巩固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时,可能会遇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困难。此外,对于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操作可能存在误解,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此外,学生在分析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时,可能难以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而形成片面或错误的观点。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化学实验药品、安全防护用品。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交流。
-信息化资源:化学与社会发展相关的视频资料、在线实验演示、化学史资料库。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化学与社会发展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生分享自己对化学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新课导入
1.教师简要介绍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2.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
三、课堂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分析化学在减少污染、净化环境方面的作用。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教师提出问题:化学在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贡献?
-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分析化学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出问题:化学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体现?
-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分析化学在医药、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创新。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案例分析
1.教师展示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如化学在抗击疫情、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贡献。
2.学生分析案例,探讨化学在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2.学生回顾课堂学习,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六、课后作业
1.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收集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实例,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七、教学反思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教师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导入新课
(5分钟)
-教师展示图片: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学生分享自己对化学的认识,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
(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
3.课堂探究
(2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应用?
-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分析化学在减少污染、净化环境方面的作用。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化学在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贡献?
-学生分组讨论,查找资料,分析化学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