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工艺坊-生活中的剪纸》(教案)-四年级上册劳动.docx
《巧手工艺坊-生活中的剪纸》(教案)-四年级上册劳动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嗨,亲爱的四年级小工匠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巧手工艺坊-生活中的剪纸》这个神奇的课堂。我们不仅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手中跃动的剪纸艺术,更要让你们在劳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创作的乐趣。????让我们一起拿起剪刀,让每一张纸都跳动起来,让我们的创意在指尖绽放吧!????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在本章节的《巧手工艺坊-生活中的剪纸》教学中,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创意实践能力:通过剪纸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艺术鉴赏力:让学生欣赏不同剪纸作品,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3.文化传承意识:让学生了解剪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4.合作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剪纸技巧的掌握:重点在于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剪刀进行剪纸,包括直线、曲线的剪裁。
难点:
-纸张的稳定性与剪裁精度:学生在剪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纸张不易稳定,导致剪裁不准确的问题。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课前准备:提供不同厚度的纸张供学生选择,让学生熟悉不同纸张的剪裁感受。
-实操演示: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学习剪纸技巧,并讲解如何保持纸张稳定。
-分步练习:将剪纸过程分解为几个步骤,逐一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剪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本《巧手工艺坊-生活中的剪纸》教材,包含剪纸技巧和案例。
2.辅助材料:收集与剪纸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风格和难度的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3.实验器材:准备剪刀、彩色纸张、铅笔、橡皮等基本工具,确保安全并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4.教室布置:设置剪纸操作台,安排充足的空间供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并在黑板上展示剪纸步骤图。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剪纸的美丽和独特性。
2.提问:“你们知道剪纸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巧手工艺坊-生活中的剪纸》。
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如折纸、画线、剪裁等。
2.展示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分析其特点,如对称、连续、镂空等。
3.引导学生思考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窗花、灯笼、贺卡等。
4.分享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剪纸的传统意义。
巩固练习(2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剪纸工具和彩色纸张。
2.教师示范剪纸步骤,强调重点和难点。
3.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剪纸技巧。
4.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你们在剪纸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总结并强调剪纸技巧的重要性。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剪纸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创新的可能?”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教师引导学生将创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出可行性建议。
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创新,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剪纸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教师总结并强调剪纸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既有独特的魅力,也有待于创新和发展。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45分钟)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3.巩固练习(2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7.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备注:以上教学过程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剪纸的历史:介绍剪纸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窗花、剪纸画到现代的剪纸艺术,强调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剪纸的种类:详细列举剪纸的不同种类,如窗花剪纸、喜花剪纸、生活用品剪纸等,并展示每种类型的代表性作品。
-剪纸的技巧:分享一些高级剪纸技巧,如多层次剪纸、立体剪纸等,以及这些技巧在创作中的应用。
-国外剪纸艺术:介绍世界其他地区剪纸艺术的特点,如日本的和纸剪贴、俄罗斯的剪纸等,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剪纸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