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练习题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
B.时间
C.位移
D.温度
答案:C
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质量、时间、温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意味着()
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2m/s
D.物体任一秒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答案:B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a=\frac{\Deltav}{\Deltat}\),加速度为\(2m/s2\)表示速度每秒变化\(2m/s\),所以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A错误,B正确;仅知道加速度,不知道初速度,无法确定第一秒末的速度,C错误;任一秒初和前一秒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D错误。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C.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A错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B错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C正确;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错误。
4.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3:1
C.3:4
D.4:3
答案:C
解析: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时间\(t_0=\frac{vv_0}{a}=\frac{020}{5}=4s\)。刹车后2s内的位移\(x_1=v_0t_1+\frac{1}{2}at_1^2=20\times2+\frac{1}{2}\times(5)\times2^2=30m\);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4s内的位移,\(x_2=v_0t_0+\frac{1}{2}at_0^2=20\times4+\frac{1}{2}\times(5)\times4^2=40m\),所以\(x_1:x_2=3:4\)。
5.一个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面4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F_1=7N\),\(F_2=8N\),\(F_3=9N\)
B.\(F_1=8N\),\(F_2=2N\),\(F_3=11N\)
C.\(F_1=7N\),\(F_2=1N\),\(F_3=5N\)
D.\(F_1=10N\),\(F_2=10N\),\(F_3=1N\)
答案:A
解析:三个共点力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三个力满足\(\vertF_1F_2\vert\leqF_3\leqF_1+F_2\)。A选项中\(\vert78\vert\leq9\leq7+8\),可以使物体平衡;B选项中\(8+2\lt11\),不满足条件;C选项中\(71\gt5\),不满足条件;D选项中\(1010\lt1\lt10+10\),但合力为1N时方向不一定能与第三个力平衡,不满足条件。
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
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减小
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为零
答案:A
解析: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铁块受重力\(G\)、水平力\(F\)、墙对铁块的弹力\(N\)和摩擦力\(f\)。在水平方向上,\(F=N\),当\(F\)增大时,墙对铁块的弹力\(N\)增大,A正确;在竖直方向上,铁块静止,\(f=G\),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B、C、D错误。
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s内与第2s内位移大小之比为\(x_1:x_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_1:v_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_1:x_2=1:3\),\(v_1:v_2=1:2\)
B.\(x_1:x_2=1:3\),\(v_1:v_2=1:\sqrt{2}\)
C.\(x_1:x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