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CZL.pdf

发布:2017-10-03约9.09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10-17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 ——基于质子(H )转移的方法。 §4-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质子等衡式; 2 、根据质子理论了解各类酸碱溶液pH值的推导过程, §4-2 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 重点掌握近似公式及最简公式的应用及酸度对弱酸弱 ——分布曲线分布曲线 碱型体分布的影响碱型体分布的影响;; §4-3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 、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 §4-4 酸碱指示剂 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4-5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4-6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 2 §4 –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一 酸碱质子理论 4 、理解各类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及pH值突跃范围; 1. 定义 5、了解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掌握弱酸弱碱能 凡是能给出质子 (H+ )的物质为酸,凡是能接 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以及多元酸、碱能被准确滴定及 受质子 (H+ )的物质为碱 分步滴定的条件; 酸酸 质子质子 + 碱碱 6、了解酸碱滴定分析法的应用,掌握利用双指示剂 进行混合碱的测定。 2. 共轭酸碱对 因为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每一对酸碱, 称为共轭酸碱对。 3 4 例: HAc在水中的离解反应 HOAc OAc- + H+ 酸 半反应1: HOAc OAc- + H+ NH + NH + H+ 4 3 碱 HCO3- CO32- + H+ 半反应2: H+ + H O H 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