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Word说课稿)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docx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Word说课稿)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Word说课稿)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2024)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六章“发展与合作”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1.引入话题:以时事新闻或生活中的实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经济发展与合作话题的兴趣。
2.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国际合作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的作用。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国际合作的具体形式和成果。
4.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如何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发展动态,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使其能够通过地图、数据等途径收集、分析和解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情况。
2.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提高他们对国际合作的认知,理解不同国家发展差异背后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分析国际合作中的挑战与机遇。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提升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国际合作的意义、形式及具体案例。
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2.如何激发学生对国际合作的兴趣,并理解其复杂性。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图、图表和实际案例,直观展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
2.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对国际合作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国际新闻、历史事件中寻找合作案例,深入分析国际合作的意义和挑战。
3.设计角色扮演或模拟谈判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国际合作场景中体验合作的过程,增强其参与感和理解力。
4.教师提供结构化的思考框架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构建对国际合作复杂性的认识。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投影仪、计算机、互动白板。
2.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在线地图资源、国际新闻网站。
4.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模拟谈判。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利用一段关于世界各国发展差异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的国家发展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国际合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发展与合作”。
2.讲授新课(15分钟)
-使用PPT展示世界地图,标注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讲解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如资源、政策、历史等。
-通过具体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介绍国际合作的意义和形式。
-强调国际合作在促进全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国家,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及国际合作项目。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代表一个国家,进行模拟国际谈判。
-谈判主题:如何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
-学生在模拟谈判中练习沟通协调能力,教师观察并指导。
-谈判结束后,每组汇报成果,其他学生提出反馈意见。
5.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国际合作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国际合作项目,调查其背景、目标、成果等,下节课分享。
-强调作业要求,确保学生明确任务。
知识点梳理
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发展水平的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发达国家的特点:经济总量大、人均收入高、工业化程度高、社会福利好。
3.发展中国家的特点:经济总量较小、人均收入低、工业化程度低、社会福利相对较差。
4.发展水平的差异原因:资源禀赋、历史背景、政策制度、科技水平等。
二、国际合作的意义和形式
1.国际合作的意义:促进全球经济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提高国际地位。
2.国际合作的形式: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技术合作、援助合作等。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