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高中化学 第二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 第2节 醇和酚1、2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5.docx
福建省建瓯市高中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1、2说课稿鲁科版选修5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福建省建瓯市高中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2节醇和酚1、2说课稿鲁科版选修5
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鲁科版选修5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中“醇和酚”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对醇和酚的官能团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官能团的认知能力,强化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
2.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验证醇和酚的性质差异。
3.提升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醇和酚的化学反应。
4.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醇和酚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机理。
5.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对有机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愿。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醇和酚的官能团结构及其在分子中的位置,理解官能团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②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如沸点、溶解性等,以及这些性质与官能团的关系。
③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钠、氧、卤素等试剂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机理。
④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合成,以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2.教学难点
①醇和酚的官能团对分子性质的影响的理解,需要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
②醇和酚的化学反应机理的掌握,特别是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机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实验操作中醇和酚的分离与提纯,需要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④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鲁科版选修5教材,以便于查阅相关章节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醇和酚官能团结构、性质和反应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直观展示化学概念。
3.实验器材:准备钠、卤素水溶液、醇和酚样品等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以便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实验安全有序进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醇和酚类物质,如酒精、苯酚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醇和酚的化学性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学生回答: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醇和酚的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醇和酚的官能团结构(5分钟)
-讲解醇和酚的官能团结构,强调官能团在分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展示官能团结构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醇和酚的物理性质(5分钟)
-讲解醇和酚的沸点、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分析这些性质与官能团的关系。
-展示相关数据表格,帮助学生比较不同醇和酚的性质。
3.醇和酚的化学性质(10分钟)
-讲解醇和酚与钠、氧、卤素等试剂的反应,分析反应机理。
-通过实验视频展示反应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醇和酚的制备方法(5分钟)
-讲解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合成醇和酚的方法,分析反应条件的选择。
-展示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练习: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展示:请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小组汇报: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醇和酚在环境保护、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2.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醇和酚的化学结构分析:通过在线化学数据库,提供醇和酚的详细化学结构信息,包括不同类型醇和酚的结构式、分子量和物理化学性质。
-醇和酚的合成与应用:介绍不同类型醇和酚的合成方法,以及它们在工业、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提供关于醇和酚的实验操作视频,展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