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说课稿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语言组织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增强即兴发言的应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提升集体荣誉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即兴发言的技巧掌握与应用。
难点:如何在短时间内组织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解决办法:
1.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即兴发言的基本步骤。
2.设置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变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智慧。
4.鼓励学生课后多读书、多观察,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即兴发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具体话题进行讨论,激发思维,提高表达。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即兴发言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即兴发言的技巧和案例,直观教学。
2.实时互动: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即时反馈,提高学生参与度。
3.视频教学:播放优秀即兴发言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技巧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活跃课堂气氛。
(2)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口语交际的技巧?它们在即兴发言中有什么作用?
(3)引出本节课课题:即兴发言。
二、新课讲授
(一)基础知识讲解
1.讲解即兴发言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即兴发言的含义。
2.分析即兴发言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即兴发言的技巧。
3.强调即兴发言时要注意的事项,如:倾听、观察、思考、表达等。
(二)案例分析
1.展示优秀的即兴发言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亮点。
2.讨论案例中即兴发言的技巧和策略,让学生学会借鉴。
3.让学生尝试分析案例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三)实践练习
1.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即兴发言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注意倾听、观察、思考、表达等环节。
3.教师及时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三、课堂互动
(一)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即兴发言的话题进行讨论。
2.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意见。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要点,强调即兴发言的重要性。
(二)角色扮演
1.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即兴发言场景。
2.观察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关注即兴发言的技巧和策略。
3.教师点评,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即兴发言的技巧。
2.强调即兴发言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即兴发言练习。
五、课堂拓展
1.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书、多观察,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锻炼即兴发言能力。
3.建议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敏捷性。
六、课后反思
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
2.学生反思:自己在即兴发言方面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1.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能够运用即兴发言的技巧,更加自信地进行口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得到加强,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思维敏捷性增强:学生在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中,学会了快速思考和组织语言,思维敏捷性得到提升,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3.合作意识培养: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4.交际能力提高:学生通过即兴发言的练习,不仅在口语表达上有所进步,还在非语言交流方面,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整体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5.知识面拓宽:学生在准备即兴发言的过程中,需要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案例,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世界的了解。
6.自我反思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后反思环节,能够对自己的即兴发言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自我反思能力得到加强。
7.应对压力能力增强:即兴发言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