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传接球练习》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足球——传接球练习》
教学设计
《足球——传接球练习》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遵循《课标》理念,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学练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动作方法,通过学生良好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学的层层有效推进,使学生学有目标,练有进步。
二、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喜欢的一个体育项目,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脚内侧踢球在初中阶段运用较多,通过本课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水平四(八年级)学生,他们对足球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大部分处在学习足球运动的初级阶段,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培养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90%学生掌握正确脚内侧传接球的动作,使10%学生基本掌握。
2.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力量、协调、平衡及奔跑的能力。
3.能够在练习中学习与同伴合作。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传球准确、及时,接球稳定。
难点:接球、传球动作衔接连贯。
六、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足球热身操--小游戏,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基本部分,通过用脚的不同部位踢球,体会哪种方式的近距离踢球最稳最直,启发学生正确的脚内侧踢球的部位以及脚内侧接球的两种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教师组织游戏,保持学生兴趣,同时也检验学生的学练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及时反馈。
结束部分,通过音乐放松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各肌肉关节得到充分的拉伸。教师小结、评价本课,鼓励学生关注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通过足球运动锻炼自己的身心。
七、教学效果预计
本课运动负荷:平均心率为135/分,密度35%~40%
《足球——传接球练习》教案
教学
内容
(1)传接球练习 (2)游戏:足球抢球游戏
课 型
技术技能复习课
教学
目标
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提高学习足球运动的兴趣;
使学生正确了解脚内侧传接球的技术,使90%的同学掌握传接球的技术要领;
3.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增强体能;
4.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传球准确、及时,接球稳定。
教学难点
接球、传球动作衔接连贯。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育渗透
一
课堂常规
2分
1.教师提前到操场准备与检查器械和场地。
2.接受体育委员的报告,向学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由世界杯导入(第一大运动项目是足球)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并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2.向老师问好(声音响亮)。
3.见习生随堂听课。
具体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
准备活动
5分
4*8拍
1.绕场地慢跑最后跑成二个整圆;
2.徒手操4节(由下往上);
3.足球的专门性活动(123节奏跑);
4、两脚交替推拨球。
1.全班统一活动。
2.二人一小组进行活动。
良好的锻炼习惯与健康行为
三
自主学习
5分
2-4次
教师提出问题:
1.足球比赛时用的最多的传球方式是什么?
2.如何接地滚球?
3.如何接高球?(由于部分同学对足球的控制能力有所欠缺,存在球被踢高的现象)
自由练习。观察、体会足球传接球的动作技术。
学习方法
1.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并敢于进行动作示范。2.学生认真听、看讲解示范。3.徒手动作练习4.学生原地一对一体会动作。一人踩住球,另一人助跑踢球10次,但不允许使球移动!
善于发现问题
自主、合作练习,体会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四
合作探究
10分
4-6次
1、学习脚内侧传球,转化兴趣 (认识)。
①脚内侧踢球:上一步,支撑脚脚尖正对出球方向,距球的左侧大约15厘米,上体直立或微前倾,踢球脚膝关节外旋,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踝关节紧张,用脚内侧踢球的后中部,将球踢出。
②脚内侧停球:面对来球,脚型同踢球动作,触球的中上部,做引球后拉动作。
2、练习脚内侧传接球,点拨指导 (再体验)。
1.根据各组的不同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个人根据情况进行改进。
2.一对一相距3-5米踢球练习30次。
3、各组学生分站在小门两侧利用脚内侧踢球穿过小门练习,距离由近到远。
组织形式:
1、☆⊕☆⊕☆⊕☆↑↓
☆⊕☆⊕☆⊕☆
▲
2、☆☆→∏←☆☆
☆☆→∏←☆☆
团结合作精神
相互理解
主动配合
善于向他人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