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几个轮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36页-37页的内容。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主 题:2-5的乘法口诀
课 时:共1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二年级教研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教材分析
教科书创设了淘气组装三轮车的情境,通过笑笑的话引导学生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与经验,对如何编制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节课的结构安排与上节课基本相同,因此本节课以学生自学为主。
3.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同时对熟悉的知识有所感悟,具备表演的欲望。我们各科的老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表演简单的动作,以讲故事的方法加以想象,添加上简单的图案,使赋有内容。也可以根据上课需要用不同的形式用感官来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教学目标
1.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教学重点:
编出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学会看图列乘法算式,培养有条理的思考。
评价任务
探索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 2.板书:3的乘法口诀。 3.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
情景导入,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环节2
探究新知
1.画一画、说一说。 (1)你们能在这张草稿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如果一个方格表示一辆三轮车,在一个方格里,你准备画几个小圆圈代表它的轮子呢?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2)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 2.填一填,议一议。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每个同学都动笔把“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动手填,教师加强巡视。) (2) “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 (3)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4)小结: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
请同学们画一画,同桌们之间相互交流2辆车有几个轮子?3辆车有几个轮子?
环节3
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6页,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 (2)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 2.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有什么好办法?
小组讨论,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环节4
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第3题,同桌进行“过河”比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