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副本.pptx

发布:2023-09-20约1.6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目标; ;㈠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利用,不会大量积累。; 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后再利用。;2.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外切酶)、CX酶(内切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在草食性动物等的消化道内,共生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其原理也是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而人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①取2支20mL的试管;提示: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纤维素酶的有无,自变量的操纵方法是:在一支试管中添加适量(1mL)的纤维素酶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但需加入等量的缓冲液,尽管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用量不同,但都能维持相同的pH。;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二、实 验 设 计;①分布环境;③实例: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等。;1. 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纤维素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是因为它们能产生纤维素酶 C.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D.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可将纤维素先分解为纤维二糖再分解为葡萄糖 B.纤维素酶含有C、H、O、N等化学元素 C.用纤维素酶处理玉米根尖成熟区细胞后,将细胞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2、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分析;提示:自变量为培养基的种类,即普通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对照,或者将纤维素改为葡萄糖。; 说明:分析“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可知,该配方中的酵母膏也能够提供少量的碳源,因此其他微生物也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只不过,由于酵母膏的含量极少,因此,只有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繁殖。; 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比较项目;思考:本实验的流程与课题2中的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 ;按照课题1的稀释操作方法,将选择培养后的培养基进行等比稀释101~107倍。;4.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 基上;培养基组成;;这两种方法各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比较 项目;方法一中NaCl溶液的作用?; 在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挑取并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300C- 370C培养,可获得纯化培养。;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为了确定分离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 发酵和______ 发酵。纤维素酶测定方法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所产生的________ 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 ) A、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B、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观点 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D、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3、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