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生物制药专业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
PAGE1
济南大学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统计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
课程编码
19A00061
学分
2
学时
总学时:32
理论:32实践:0
课程负责人
刘月辉
适用专业
生物制药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
毕业论文/设计
二、课程简介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试验设计技术与统计分析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概况及适用方法,并使学生初步具有借助计算机与统计软件应用试验统计分析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目标1: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试验资料,解释生物学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
2.问题分析
4.研究
2.2分析和解决生物工程相关问题的能力
4.2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生物药物生产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目标2:学会使用常见统计学软件
5.使用现代工具
5.2使用现代工具,预测和模拟
目标3:建立统计思维,能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1.工程知识
1.1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药物生产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4: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强化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8.职业规范
8.2并遵守制药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四、教学安排
第1章数据的描述和整理(支撑课程目标1,3,4)建议学时:4
[教学目标]掌握资料的整理方法、分类与特征数的计算;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使用
[重点难点]数据的分类;方差的含义、计算
[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引起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数据的类型和整理
1.1数据的分类
1.2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图示
2、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描述
2.1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描述统计量
2.2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描述统计量
3、数据的直观描述:统计图表
3.1统计图
3.2统计表
第二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支撑课程目标1,3)建议学时:2
[教学目标]掌握概率的含义、概率与频率的异同;熟悉事件及事件的基本关系;了解概率的性质和运算。
[重点难点]事件及事件的基本关系、概率的含义、条件概率
[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引起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1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
1.2事件及事件的基本关系
1.3事件的概率
2、概率的性质及运算法则
2.1概率的加法定理
2.2条件概率和乘法定理
第三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支撑课程目标1,2,3)建议学时:4
[教学目标]掌握随机变量的种类、常见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掌握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熟悉中心极限定理涵义、了解其应用。
[重点难点]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含义、常见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中心极限定理
[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引起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1.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1.2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1.3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
2、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1数学期望
2.2方差和标准差
3、常用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
3.1二项分布
3.2泊松分布
4、常用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
4.1正态分布
4.2指数分布
5、中心极限定理
5.1大数定律
5.2中心极限定理
第四章抽样分布(支撑课程目标1,3)建议学时:3
[教学目标]掌握抽样分布原理、不同总体中抽样分布特征;熟悉总体和样本涵义、统计量涵义
[重点难点]抽样分布原理、χ-2分布、t-分布、F分布
[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引起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数理统计基本概念
1.1总体与样本
1.2统计量
2、抽样分布
2.1样本均值的分布
2.2χ-2分布
2.3t-分布
2.4F分布
第五章参数估计(支撑课程目标1,2,3,4)建议学时:3
[教学目标]掌据参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区间估计的原理和方法、统计量的选择
[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教学;以讲授为主;从身边的实例出发,引起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参数的点估计
1.1矩估计法
1.2极大似然估计法
1.3估计量的评选标准
2、正态总体参数区间估计
2.1区间估计的概念
2.2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2.3正态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六章参数假设检验(支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