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天大舞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docx
3《春天大舞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春天大舞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本节课以春天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运用彩泥和绘画工具,表现春天的美景和生动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表现力,通过彩泥和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
3.增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春天的色彩、形态和构图。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共同完成春天的艺术作品。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彩色铅笔、水彩笔等,以及简单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
2.一年级学生对春天充满好奇,学习兴趣浓厚,喜欢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创作。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直观体验和动手操作,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观察和思考。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彩泥的塑形技巧掌握不足,导致作品形态不够理想;在绘画过程中,可能对色彩的搭配和构图缺乏自信,难以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可能存在沟通不畅、意见分歧等问题。教师需针对这些问题,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彩泥工具包
-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白纸或画布
-教学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和作品示例)
-彩泥塑形模具(可选)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示范视频
-学生作业展示板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春天大舞台》主题的PPT和视频,要求学生观察春天的自然景象,思考如何用绘画表现春天的色彩和形态。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形态”、“如何用彩泥塑造春天的景象”等问题,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观看视频,阅读PPT,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围绕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考,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和视频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春天的特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春天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如何运用彩泥和绘画工具来表现春天的元素,如花朵、树叶、小动物等。
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分组,利用彩泥和绘画工具创作春天的场景。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如何将春天的元素表现出来。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尝试用彩泥和绘画表达春天的感觉。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表现春天的技巧。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彩泥和绘画的技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用彩泥和绘画表现春天的主题,掌握相关的技能。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创作,用不同的材料表现春天的主题。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美术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按照作业要求,继续创作春天的艺术作品。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学习更多的艺术表现技巧。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通过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知识点梳理
1.春天的自然景象
-春天的气候特点: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日照时间延长。
-春天的植物特点:植物开始生长,绿叶、花朵相继开放。
-春天的动物特点:动物开始活跃,迁徙、繁殖等行为增多。
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特点:明亮、鲜艳、丰富多样。
-春天常见色彩:绿色、粉色、黄色、蓝色等。
3.春天的形态
-春天植物的形态:嫩芽、绿叶、花朵、枝条等。
-春天动物的形态:鸟类、昆虫、小动物等。
4.彩泥塑形技巧
-彩泥的基本特性:柔软、可塑性强、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