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3牛顿第二定律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doc

发布:2025-04-06约2.7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7-

牛顿其次定律

【教材分析】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其次定律的探究试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试验探究和突出牛顿其次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其次定律的首要价值应当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干脆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状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改变就完全确定了。这应当是人类在相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其次定律的详细内容表述,得出牛顿其次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打算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探讨。本节最终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其次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其次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驾驭牛顿其次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其次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试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其次定律。

2.相识由试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探讨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渗透物理学探讨方法的教化,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其次定律的由来及应用。

教学难点:牛顿其次定律的理解。

【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合作沟通。

2.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其次定律的意义。

【课时支配】2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上节课我们通过试验已经得到了a与F,a与1/m的关系图像(展示图像)。

试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牛顿其次定律

通过对同学们上节课试验结论的分析总结,同学们能不能简洁的概括一下牛顿其次定律的内容?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其次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那么我们完整的牛顿其次定律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其次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假如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质点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a=1m/s2

则:F=ma=1kg×1m/s2=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其次定律就表述为:F=ma

问:牛顿其次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ma中,F和a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关系么?

三、对牛顿其次定律的理解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缘由。

(2)同体性:是指F、m、a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的。

(3)瞬时性:是指F和a时刻对应: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逝。

(4)矢量性:是指加速度的方向取决于合外力的方向。

(5)独立性:是指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合力的加速度即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回答:F=kma

初中学过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是1N。

让学生思索F和a的联系,给出公式的特性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课堂练习

例题1:某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马路面试车,当达到100km/h的速度时关闭发动机,经过70s停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大?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应为多大?假设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分析:第一阶段:

其次阶段:

解:在试车的第一阶段,加速度为

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负号表示阻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在重新起步并加速后,汽车除了受到上述阻力外,还受到牵引力F,汽车所受到的合力为

F合=2000N–437N=1563N

由牛顿其次定律可得汽车的加速度a2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依据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探讨总结一下

牛顿其次定律应用时的一般步骤.

1.确定探讨对象。

2.对探讨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