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溶解现象 章节综合测试卷.docx
学而优教有方
PAGEPage16/NUMPAGESPages17
第六章溶解现象章节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冰块 B.面粉 C.汽油 D.蔗糖
2.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和加热煮沸都可以将硬水软化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C.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一定相同
B.t1℃时,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t1℃时,125gA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可以得到250g质量分数10%的A物质的溶液
4.根据如图原理,海水加压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 B.溶液组成 C.溶液质量 D.溶剂质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无色,且溶剂一定是水
6.下图是硫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时,30g硫酸钠溶于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B.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
C.升高温度一定能将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变饱和
D.饱和状态下,50℃时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比40℃时小
7.下表是KNO3和Ca(OH)2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Ca(OH)2
0.19
0.17
0.16
0.14
0.13
0.11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D.2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17%
8.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g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g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加入的粉末是NaCl
B.图2中,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图1中,甲、乙溶液变饱和,添加相应溶质的质量:甲乙
D.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Na2CO3中少量NaCl
9.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甲、乙各17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所得两溶液的质量相等
B.将甲、乙两种溶液由t3℃降温至t2℃,所得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先配制较高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再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t3℃时甲的饱和溶液100g降温至t1℃,析出甲的质量是59.4g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甲
B.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C.甲的溶解能力比乙强
D.t2℃时,将甲、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
11.配制一瓶如图溶液需氯化钠g:配制50g6%的氯化钠注射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6%(填“>”、“<”或“=”)。
1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KNO3溶液,需要水毫升(水的密度为1g/m)在配制过程中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偏大、不变”、“偏小)。
13.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自动喷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②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③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以采用方法。
④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