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测试卷.doc

发布:2017-06-05约3.2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S:32 Zn:65 一、单项选择题 1~11每小题1分,12~13每小题2分 共15分 1.下列家庭中常见的调味品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食盐 C.白醋 D.A糖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便且可靠的 方法是 (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减少溶剂 3.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问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其原因是 A.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B.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C.溶剂的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4.某温度下,1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20 g,若向此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水和2 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 A.等于20% B.大于20% C.小于20% D.无法计算 5.下列有关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几个事例,与乳化现象有关的是 ( ) A.用汽油清洗金属表面的油污 B.盐酸除锈 C.配制硫酸铜溶液 D.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6.下列有关对自然界水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C.蒸发海水得到粗盐 D.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7.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一过滤一蒸发法分离的是 A.汽油和水 B.硝酸钾和碳酸钙 C.食盐和硝酸钾 D.铁粉和铝粉 8.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A.铁 B.氯化氢 C.氯化铁 D.氯化亚铁 9.25℃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5克物质M,6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物质N,则物质M、N溶解度相比 A.M N B.M N C.M N D.无法确定 10.在配制10%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④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 11.广东健力宝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12.要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依据什么判断 A.不断蒸发溶剂时,有溶解不了的溶质出现 B.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有不溶解的该溶质存在,并且质量不再减少 C.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溶液浓稀程度不变 D.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再加入少量溶质也溶解不完 13.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M、N都不是易溶物质 C.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 D.阴影处M、.N均为饱和溶液 二、填空简答题 共31分 14.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碘酒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 98%浓硫酸 ;少量生石灰溶于水 ;碘酒 ;锌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硝酸钾溶液 。 15.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16.用“ ” “ ” “ ”填空 (1)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 100ml (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3)20℃时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4)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6%。 17. 见右图,如果U型管右升左降, 则加入左边试管的物质可 能是________; 如果U型管右降左升,则加入左边试管的 物质可能是_____. 18. 以食盐水为例,从不同角度阐述溶液的组成: 1 宏观:__________ ; 2 微观:__________ 。 19.如图4-2所示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 (2)在 ℃时,Y与Z溶解度相等。 (3)t3℃时,X,Y,Z的饱和溶液各Wg,冷 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没有 晶体析出的是 。 (4)要从含X,Y,Z的混合物中分离出Z, 最好采用 的方法结晶。 20.冬季,人们常向公路上的积雪上撒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