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 讲义 之第六章:教师与学生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教师;;研究发现优秀教师有四项共同特质;一、教师职业;二、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的职业角色:;三、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四、教师的专业发展;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广州市团校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2005年教师节前夕就“学生心目中的老师”随机抽取了500名大中学生,就教师对你“做人做事”的影响力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超过5成学生认为,老师的影响力可与父母、兄长相提并论。;;;②专业知识的发展;延伸出的问题:;⑥教学仅仅是倒水的过程吗?
⑦学生的“一杯水”一定得由教师倒吗?
⑧我们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
⑨我们的学生有“汲水”的本领吗?
⑩如果我们不在身边,学生的水从哪里来? ;;③专业技能的发展 ;《哈佛琐记》(作者:吴咏慧 中国留美学生);;《遥远的掌声》 (《各界》2003年第5期,作者:余杰) ;3.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 阶段名称;美国学者保罗.韦地博士通过对9万名学生的调查,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品质: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会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耐性——“她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
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良好的品行——“我相信她与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
伸缩性——“当她发觉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宽容——“她装作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为师之道几重天》 (《中国教育报》作者:石建军) ;第二节 学生;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2.学生中心论;3.这两种观点都不适当地贬低或抬高了学生的地位。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三、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第三节:师生关系;2.师生关系的特点;二、师生关系的类型;三、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四、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五、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第四节:班级管理;二、班级组织的发育;两个时期:;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
之间的矛盾阶段;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三、班级组织中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的类型;四、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五、班级集体的基本特征;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教材p248;;思考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