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1-
第21课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三维目标】
学问与实力
⑴“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⑵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⑶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探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⑴充分利用教材供应飞的阅读材料好思索题,培育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实力。
⑵运用调查、访问、沟通等形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育视察、思索、探究问题的实力。
情感看法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治,遵遵守法律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峻践踏的缘由。
【课时支配】1课时
【导入新课】
春秋代序,往事悠悠。50载斗转星移,伴随着全国人大从一届到十届的前行踪迹,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的目标,正一步步从志向变为现实。回首一届全国人大到九届全国人大,一个个刺眼的亮点,折射着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辉映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绚丽前景。?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又谱写了一曲光辉乐意。
思索与推断: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的法制建设遭到了哪些破坏?
【学问归纳】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根本缘由:20世纪60年头中期,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峻
(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3)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2)刘少奇冤案:
(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1967年1月,王洪文等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此后,全国掀起夺取高潮,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文革”的历史教训:必需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化长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化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案
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4.到2000年,全国法制建设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加强: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和会组织法》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1)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难点突破】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缘由分析
历史缘由: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不长,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在探究,中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打算和探讨,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混淆了不同性质的冲突,导致了阶级斗争严峻扩大化。
国际缘由:中美关系敌对,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政府顶隹了来自美苏霸权主义的压力,但同时对世界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峻。
国内缘由: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断进行,党内“左”倾错误越来越严峻,到20世纪60年头中期,毛泽东认为中心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着资产阶级复辟危急;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严峻,民主法制不健全;林彪、江青等一伙野心家别有专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例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缘由在于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危急B“左倾”错误严峻
C中心对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峻D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发动缘由的理解,题意要求抓住“根本”缘由。选项AC是文革发动的两个缘由,但都只反映了一个方面,D项是对党内形势做出的错误估计和推断。而B项是其它三个选项反映的事实出现的缘由,也即是犯错误的根本缘由。
[答案]B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