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3-04-07约2.4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由“入城”、“会面”、“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最后让学生体会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心体会人物语言,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②抓人物语言反覆揣摩,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的智与勇。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读来感受语言魅力,发展学生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晏子智与勇的共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人物语言反覆揣摩,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的智与勇。 难点: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对晏子智与勇的共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旧知。 (过度)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做闯关游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第一关:齐读词语。 2、第二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注意说清事情的时间、起因、经过、结果。 品读悟学习课文 楚王本来想侮辱晏子,结果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他们两个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老师就带你们穿越到楚国,走进文本,去看看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呢?每次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并写写你的感受。读完后,小组交流汇报。 生读课文 (一)第一回合: 好,我们先看第一回合“入城”时的较量。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课件) 生:楚王抓住了晏子身材矮小这个特点开五尺洞,关城门,钻狗洞,来侮辱晏子。板书:钻狗洞。 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是如何反驳的呢?(课件) 生: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指导朗读晏子的话。 晏子理直气壮的说...... 晏子义正言辞的说...... 同学们读出了晏子的心声,将来大家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外交家。 那么晏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课件)想一想, 生:汇报 孩子们,再读晏子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妙在何处? 那么,晏子的语言就妙在: 生:将计就计、以牙还牙。 用一句俗语概括: 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二)第二回合 师: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不卑不亢,来反驳楚王,你说楚王能善罢甘休吗?他又生一计,第二次侮辱晏子,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老师找到了,读一读。(课件) 师:“冷笑”说明了什么? 哦,冷笑来说楚王对晏子很轻视、看不起。板书:没人才。 师:晏子怎样回答的呢?(示晏子的话)齐读晏子的话。从晏子的话中知道什么? 生: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来说明人多 师:晏子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把齐国人多势众表现出来,这里边有三个词语,分别是? 生: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师:既然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来继续讽刺晏子的无能,那么晏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默读课文,体会晏子的言外之意。小组展示。 生:如果楚王承认晏子是下等人,就说明楚国是下等国家。板书:下等国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二回合的较量,体会晏子的语言艺术。 晏子的语言妙在:顺水推舟,将计就计。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 楚王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只好陪着笑。 (三)第三回合 师:因为楚王无言以对,所以用笑掩饰自己的尴尬,晏子有力的回击了楚王,楚王肯定会再生一计继续侮辱晏子,第三回合晏子和楚王又有怎样的较量呢?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回合的较量。 生:自主学习。 师:楚王嘲笑齐国人没出息,来达到侮辱的目的,晏子举例子来反驳楚王。柑橘在淮南,又大又甜,在淮北又小又苦。这是因为两国的水土不同,百姓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而到了楚国就成为盗贼,这是因为社会风气不同。 师: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只好赔不是。 三、人物分析: 晏子在与楚王的斗智斗勇过程当中他义正言辞或嬉笑嘲弄。不辱使命挫败楚王,捍卫了尊严。你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沉着冷静、能言善辩、有勇有谋、忠心爱国。 四、总结 不要恃强凌弱,目空一切,要有自知之明。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侮辱别人只能自取其辱。我们在平时说话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五、作业 搜集周恩来、华罗庚等人的爱国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钻狗洞 是狗国 迎接 没人才 下等国 陪着笑 没出息 盗贼国 赔不是 侮辱 尊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