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济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环境生物学课程2024版教学大纲.docx

发布:2024-10-29约1.62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

济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生物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B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课程编码

19A00140

学分

1.5

学时

总学时:24

理论:24实践:0

课程负责人

田庚

适用专业

生物技术

先修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

二、课程简介

环境生物学主要探讨生物与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理。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普通生物学等相关科学的交叉学科,它包含了污染生态学、生态毒理学等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该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人类及生物产生的效应以及人类和生物对这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产生的响应,其目的在于为维护人类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和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相互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目标1:

理解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对生物体的危害,以及生物体在净化环境污染中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环境污染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理解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对生物体的危害。

2.理解生物体在净化环境污染中的作用。

3.理解环境污染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

1.掌握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影响,包括污染物的吸收、传播、转化和降解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掌握生物体在净化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和机制,包括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和降解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理解环境污染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污染物的响应和适应等。

4.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包括参与宣传、实践和推广环境保护活动等。

目标2:

掌握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从吸收到排泄的整个行为过程,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在各级水平上的影响。学生将了解如何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并理解这些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具体影响。

1.掌握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从吸收到排泄的整个行为过程。

2.掌握环境污染对生物在各级水平上的影响。

3.了解如何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并理解这些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具体影响。

1.掌握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如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的吸收、转运和排泄过程,包括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积累等。

2.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等各级水平上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遗传、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3.掌握常用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和技术,如细胞培养、生物芯片、基因测序等,能够利用这些方法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并理解这些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具体影响机制和后果。

4.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对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够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和风险。

5.掌握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等)对生物体的影响机制和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解决方案。

目标3:

掌握生物净化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工艺。学生将了解生物体如何吸收、转化和降解污染物,以及生物净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掌握生物净化污染物的基本原理。

2.掌握常用的生物净化工艺和技术。

3.了解生物体如何吸收、转化和降解污染物。

4.了解生物净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掌握生物净化污染物的机制和过程,包括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动物转化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生物净化污染物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常用的生物净化工艺和技术,如生物滤器、生物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等,能够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技术。

3.了解生物体(如微生物、植物、动物等)如何吸收、转化和降解污染物,以及这些过程在生物净化污染物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

4.了解生物净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土壤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并能够评估生物净化技术的可行性和优缺点。

5.掌握生物净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前景,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目标4:

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基本规律。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环境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学生将拓宽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提高整体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