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6课时 圆环的面积.pdf
第五单元圆
课题
第六课时圆环的面积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本节课先从圆的面积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达到了教学目
标的要求。在教学时立足于教材制定的知识结构,开放性地吸纳现实生活中有用的信息,让
学生通过可操作的学习工具,探究出圆环的特征以及其面积产生的过程。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会求圆环的面积。
2.认识圆环的特征,会正确、灵活地求圆环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圆环面积的算法,加深理解与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图结合的思想,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求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提问,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2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你知道圆的面积怎样计算吗?(S=πr)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计算出下面两个圆的面积。(出示课件)
学生自主解答后集中评价。
师:前面的知识同学们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圆的面积。
二、认识圆环
1.由身边的实例引入圆环。
师:校园圆形花坛的半径是6m,在花坛的周围修一条1m宽的水泥路,想一想,水泥路
是什么形状?
学生可能说是圆形的或者圆环形的。
结合学生的发言,课件呈现圆环的图形。
师:如果我们用平面图画出来,花坛和水泥路的形状就是这样的。
师:像外面这一圈水泥路的形状,我们称之为“圆环”。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圆环的面积
计算。(板书课题:圆环的面积)
师: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的圆环或圆环横截面。
课件出示图片,感受身边的数学,看看生活当中的圆环。
2.介绍圆环。
师:看看这个圆环,你们觉得圆环跟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课件出示一个圆环)
学生可能说圆环也是圆形的,圆环是由两个圆组成的,圆环只是圆外面的一部分,等等。
师:圆环中,较大的圆叫外圆,较小的圆叫内圆,两个圆之间的宽度叫环宽。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身边的圆环,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初步认识圆环的基
本特征,为后面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三、探究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8例2。
师:认识这个物品吗?
大多数学生认识光盘,也有少数学生不认识。
师:这是一张光盘,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
2.尝试解决问题。
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
学生试做,指名学生板演。
3.交流算法。
师:你们都是怎样计算的?
一般学生会根据“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得到圆环的面积,不容易想到简便计算。
2
也有学生会出现3.14×(6-2)的错误。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分析。
22
方法一:外圆的面积:3.14×6=113.04(cm)
22
内圆的面积:3.14×2=12.56(cm)
2
圆环的面积:113.04-12.56=100.48(cm)
222
方法二:3.14×(6-2)=100.48(cm)
4.比较异同,深化理解。
(1)比较两种方法。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方法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都是“圆环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
的面积”,只是第二种方法用的是简便计算。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