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doc
教师姓名
陈蓉
单位名称
长铺中学
填写时间
2023.9
学科
地理
年级/册
初一(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综合思维: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产生的现象,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理解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及特点
地理实践力:能判断晨昏线、极点和地球自转方向;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区时;判断四季及昼夜长短变化;在太阳光照图上会确定节气和日期
区域认知:形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空间认知,能够精准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人地协调观:了解身边常见现象产生的原因,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敬畏大自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判断晨昏线、极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区时
3.判断四季及昼夜长短变化
4.在太阳光照图上会确定节气和日期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讲解法、问答式引导法、形象直观法、口头考核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都知道大耳朵图图是一个对生活中的事物会提出很多问题的小朋友,简称十万个为什么,同学们有没有跟图图一样对生活的一些事物充满好奇心呢,这节课图图向老师又提出了一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吧。
1.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2.为什么冬天天黑得早,亮得晚?......
今天老师就带着图图和大家一起探索这些问题背后的奥秘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地球的自转
1、自传特征
假设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当太阳光照射过来,那么全球就会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然而事实上是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当太阳光照射过来便会有昼夜之分。如果让地球转动起来,便会进行昼夜更替。知道了地球自转的特征,便能解决图图的第一、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地球在宇宙中是转动的,而太阳的位置不变,就像我们坐在汽车上向前行驶,但两边的树是向后倒退的一样,我们自西向东转,太阳便自东向西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总结以上知识点就是地球产生的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太阳东升西落而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有太阳光照射的半球叫昼半球,没有太阳光照射的半球叫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晨昏线分为两段,昏线是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晨线是夜半球进入昼半球(PPT3-7)
板书:定义、方向、周期
学生活动:我们从正前方观察地球的运动是自西向东转动的,那大家观察,从南北两极看,地球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呢?
2、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现象除了我们上面所了解过的昼夜更替之外还有一个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请看大屏幕。
学生活动:找出新疆与北京作息时间的差异。
不同经度的地方时不同,地方时东早西晚。那北京与新疆,谁在东边谁在西边呢?北京在东边所以北京比新疆的地方时要早。地球经度一共有360度,一天有24小时,用360除24小时便可得出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经度每隔一度地方时相差四分钟,并且要注意的是同一经度上的地方时相同。
板书: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为了方便生活,避免在国际交往中因使用地方时带来时间上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以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零度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也就是世界时区地图上的中时区,也叫零时区。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东西各划出12个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这样全球共划分成了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除了避免时间混乱有规定之外,还有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的规定。大致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180度经线附近居民的生活,国际日期变更线避开了陆地,从海洋穿过,因此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就要加一天。
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特征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找出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板书:定义、方向、周期、地轴角度
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的公转也会对为我们的环境造成影响,由于地球公转轨面总是保持66.5度的夹角,就会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在地面的来回移动。
学生活动:对应四个节气,找出太阳直射点。
板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板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书11页
板书: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较多,形成夏季,冬至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天少,比冬天多,形成了春季和秋季。
板书:四季的变化
当太阳直射点照射北回归线的时候,是北半球最热的时候,与此同时,南半球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