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第2课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沁园中学三案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地理 课题: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9.24 主备人:崔岩峰 审核人:学习目标: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掌握公转的方向、公转的周期。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四季的变化、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
学生自己预习本节内容,总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
1.地球的公转方向与子装方向是一致: 。
公转的周期是 。
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 的。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角度是不变的,这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区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合作交流环节
观察地球仪,结合课本第13页图1.18思考: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球是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做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5度(北回归线)和南纬23.5度(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
展示点拨环节
引导学生划分五带,归纳概括五带的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南北纬66.5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界限,所以称为极圈。北纬66.5度纬线称为北极圈。南纬66.5度纬线称为南极圈。。巩固达标环节
做练习巩固所学内容(1)五带名称:
(2)?划分界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纬度数 )
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纬度数 )
(3)现象:热带:有 现象;
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无直射无极昼极夜
南北寒带:有 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地球的公转和五带的划分,需学生用地球仪演示观察地球公转这一现象和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学习相关问题,这考察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多动手多思考。
对于五带的划分,学生应掌握五带的范围,在此基础上了解各个温度带的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本节的知识容量也较大,不易理解,学生会很容易产生困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