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巨人》教学反思.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假如我是巨人》教学反思
平顶山市新华区继红小学 宋庆雷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我尽最大努力多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多想问题,张开想象的翅膀,画自己所看、所思、所感的东西。
《假如我是巨人》是一节绘画课,在教学中我注意采取一些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从童话故事中导入新课。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在童话故事中长大的,有趣的童话,生动的卡通图片,可以使学生们如痴如醉,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让同学们欣赏。
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想变成“巨人”的强烈愿望。由此引出“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做?”的问题。学生积极回答,他们的答案让教师出乎意料。他们有的说“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做好多好多的事情”,“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帮助那些现在还居住在危房里而又没钱修房子的人们搭建高楼大厦,让他们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房子住着。”“假如我是巨人,我会做一名出色的环卫工人,保护好环境”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想象,他们笔下的作品也一定不会逊色。
在解决了导入环节后,在本课的难点上: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巨人表现的高大”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学生作品中环境的小和巨人的头顶天脚踩地的大来表现,了解并强调横竖构图的方法。
在画面构图上,我试着让学生表现巨人高大的身体,作为对比的环境画得更加清晰,更具体,使画面更有感染力。用课件让人变大和变小,形成巨反差。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了学生的吸引力,在完成作业时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根据学生的作品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节课不完美的地方有:
1、时间没控制好,有些关键过程显得啰嗦,就怕学生不明白。
2、还是有少数学生在构图方面不理想,构图欠合理,不饱满,不完整。
3、在学生作品展示中发现,着色后的作品较少,原因是没有给孩子太多时间作画。绝大多数学生总体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还是完成的不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要继续充实自己,从而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