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1).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材分析:
《假如我是巨人》是人美版二年级下册的第9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全套教材中表现人物造型系列课程的一课。本课取材于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名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容易被游记中的片段吸引。教材的两个版面分别穿插儿童画和人物摄影图片,这些作品都取材于学生,从而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在有趣的假如我是巨人这一情境下,巧妙地将人物大小进行了悬殊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在教材直观的引导中被吸引到假如我是巨人这个有趣的故事中。同时,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欣赏,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
《假如我是巨人》是本套教材中表现人物造型系列的一部分,学生对于人物造型的能力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在人物的描画中更多注重对兴趣的培养。其次,老师没有了解学生是否读过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所以创设情境老师要做故事梗概的讲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素描纸、卡纸、马克笔、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造型表现课提出这样的要求: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造型活动。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编写目的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运用大小对比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3、让学生在绘画活动中敢于冲破常规,体验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学习利用大小对比表现故事内容。
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谜语(引出巨人主题)
(课件出示)谜题:站立好像一座塔,
坐下犹如一小山,
两脚就像电线杆,
力大无穷把山搬。
同学们大家平时爱猜谜语,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吧?
二、欣赏故事,激发想象
1、故事介绍。(课件出示《格列佛游记》中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格列佛游记》。
今天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格列佛,是经典名著《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正在航海旅行,但是突然遇到了大风浪,那格列佛又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奇迹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播放视频。请学生欣赏《格列佛游记》中的片段,看看格列佛来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学生观看自由说,请学生说)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3、激发想象。
(1)大家看到格列佛来到了小人国,那么请小朋友们大胆的想象一下,小人国的人有多大呢?(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有的说像小蚂蚁,有的说像小橡皮,有的说像花朵一样大……(学生发挥想象回答)
课件出示图片,我们用生活中的两件物品蒲公英和小叉子来让大家进行一下鲜明对比。(学生观察并用手的大小来展示心中所想)
(2)其实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大家想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有哪些奇遇吗?(看图画听故事)
(课件出示图片一——图片五)格列佛刚来到小人国的时候,小人国的人们害怕他,有的人还向他的身上放箭;但是格列佛却宽厚的原谅了他们,小人国的人们对他的做法非常感激;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
最后,他们一起唱起了胜利之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看视频)
小结:看完后,大家思考一下,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善良勇敢???热爱和平的人
(3)格列佛到小人国的种种奇遇真是有趣,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来到小人国,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你能帮小人国的人们做些什么好事呢?(结合书上图片观察)把你的奇遇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把你们组认为最有创意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吧。(学生想象构思,小组讨论汇报)
小组一:小巨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座桥架在河上,让小朋友踩着自己的身体过河;
小组二:小巨人帮小朋友们摘树上高高的苹果;
小组三:小巨人带小朋友来狮子乐园近距离观察狮子,让小朋友们坐在自己的身上观察,大家都开心的不得了。
三、启发构思,示范指导
1、启发构思。
同学们真棒,大家的故事真的很精彩,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画上把自己变成巨人呢?(学生同桌互相谈话构思)
??2、示范指导。
第一幅图:听了这么多,老师也忍不住想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巨人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教师范画,结合当代疫情,用大和小的对比表现当代巨人。(生欣赏范画)
第二幅图:出示课件,用两个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