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与发射水火箭》教学设计.docx
PAGE1
课题
24.制作与发射水火箭
课时
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谷老师
时间
12.16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1.制作箭体。
教科书呈现了水火箭箭体的制作步骤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示,学会按步骤制作箭体,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制作并安装尾翼。
教科书呈现了尾翼的制作和安装步骤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示,知道制作尾翼所用的材料,学会制作和安装尾翼,进而完成水火箭的整体制作。
3.预测发射效果。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讨论预测发射效果的场景图。泡泡语意在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调节装水量才能让水火箭飞得更高,怎样调整发射角度才能让水火箭飞得更远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改变发射参数对“水火箭”的发射效果进行预测。
教学目标
知道水火箭制作与发射的方法;了解水火箭的升空原理。
2.能根据水火箭发射的条件设计单变量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预测水火箭的发射效果;能对制作水火箭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3.在制作水火箭的过程中,从制作方法、材料选取等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完成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水火箭制作与发射的方法;了解水火箭的升空原理。
2.能根据水火箭发射的条件设计单变量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预测水火箭的发射效果;能对制作水火箭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教学准备
水火箭模型、、打气筒、水桶。
教学过程
问题与猜测
教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水火箭,请同学们观察。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水火箭的结构,了解了水火箭的飞行原理,并完成了水火箭的设计方案。谁能说一说水火箭的构造?
学生汇报。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让学生思考上节课本组制订的方案是否可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活动。
探究与实践
制作准备。
每个小组根据设计方案,检查本组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剪刀、刻刀、直尺、笔等。材料:胶带、硬纸板、可乐瓶等。
开始制作。
观看制作水火箭的视频。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水火箭的制作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制作过程:
①制作箭体:为了让水火箭的身体看起来更匀称协调,先将一个可乐瓶的底端剪掉,再把它套在另一个可乐瓶的底儿上,并用胶带进行固定。
②制作整流罩:用卡纸剪出扇形,做成一个圆锥,粘贴固定。将整流罩扣在被剪掉底的瓶子口上,用胶带固定缠紧。
③制作尾翼:强调贴的时候,窄的地方朝上,宽的地方朝下,用胶带缠紧,将尾翼均匀地粘在箭体的下端。
④装饰水火箭:把水火箭打扮得漂亮一点,开动脑筋,想出创意,如给水火箭起个好听的名字,并绘制在箭体上
(2)分组讨论,明确任务。为了提高制作效率,教师请各学生小组组长负责组内分工任务。学生组内讨论,确定任务分工。讨论完成,学生组内根据分工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预测发射效果。水火箭制作完成后,教师让学生组内讨论:装多少水才能让我们的水火箭飞得高?发射角度是多少时,才能让火箭飞得更远?引导学生进行预测,并记录下预测的数据。
讨论结束后,由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评价与创新
发射前准备。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上水火箭,在操场集合。
教师安排好测量员和记录员,并放置好水火箭发射架、打气筒、水桶。
教师强调发射时的注意问题:一是火箭要朝操场空旷的方向发射,严禁朝人发射。二是分小组逐次发射,待测量员测量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组发射。三是围观同学要站到发射手的后面。
发射高度测试。
每组分别测试水火箭在无水、一半水、满水等水量条件下的发射距离,记录发射结果。
测试完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发射结果,将实际结果与预测作比较。
3.发射距离测试。
(1)每组以1/3水量,分别测试发射角度为30°、45°、60°的发射距离,记录结果。
(2)测试完毕,师生总结发射结果,将实际结果与预测作比较。
四、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自由谈本课学习的体会与收获。
2.教师总结: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总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激励学生继续进行深人研究。
练习巩固
一、选择
1.下列不能影响水火箭发射高度的是。
A水火箭各个部分的材料
B水火箭整流罩的颜色
C水火的制作工艺
2.关于制作水火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调査、査资料、听讲座等方式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
B水火箭和真正的火箭升空原理一样,都是利用了反冲
C制作水火箭的第一步是测试
3.下列做法不能让水火箭飞得更高的是。
A优化水火箭的使用材料
B从瓶中倒出一半水
C往瓶中加入适量水
4.制作水火箭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勤于用脑,勇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