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教学设计与指导 (1).docx
PAGE3/NUMPAGES3
《海的女儿》教学设计与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矢、殿”等6个生字。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说出文中的奇妙之处。
3.能结合课文,交流对最小的公主的印象。
教学重点:
读懂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活经验
1.导入:同学们,在三年级时,我们学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很奇妙,我们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想象,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
2.启发提问:有同学读过这篇童话吗?你知道“海的女儿”是谁吗?
预设1:简单统计哪些同学读过《海的女儿》,不作内容介绍。
预设2:知道“海的女儿”是指小人鱼。《海的女儿》主要讲海王最小的公主的故事。
二、紧扣课题,整体把握
1.布置任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喜欢“海的女儿”吗,她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引导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
预设:喜欢人鱼公主,因为人鱼公主美丽、有好奇心、喜欢想象、向往人类生活等。
3.提问:这篇课文比较长,而时间又不多,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读的呢?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方法。
预设1:可以将课文大致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阅读。
预设2:按照“海的女儿”出场的前后,课文大致写了“人鱼公主的生活环境”“人鱼公主的日常生活”“人鱼公主的向往”几个部分。
三、任务驱动,自读自悟
1.出示任务单:童话充满了奇妙的想象。最小的公主出场前和出场后的描写都非常奇妙。请同学们找出感受最深的地方,说说最小的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
人物
觉得奇妙的地方
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小的公主
2.学生充分阅读。
3.讨论交流,根据具体学情生成教学环节,强化阅读体验。
预设1:人鱼公主的形象奇妙。
(1)交流中呈现:“她们是六个美丽的女孩,而她们之中,那位最年幼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下身是一条鱼尾。”
(2)引导表达:小人鱼上身像人,下身是鱼的尾巴,作者的想象很奇妙。从这里可以看出小人鱼的美丽。
预设2:人鱼公主居住的海底世界奇妙。
(1)交流中呈现:“那儿生长着最奇异的树木和其他植物……像是天空中的飞鸟。”
点拨:抓住关键词“奇异”:哪些让你觉得特别新奇,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奇妙。
(2)交流中呈现:“海里最深的地方有一座海王的宫殿……随便哪一颗珍珠都可以成为王后皇冠上最耀眼的装饰品。”
提问:海王的宫殿,与你在生活中或影视上看到的宫殿相比,奇异在哪里?
预设:海王宫殿的墙是用珊瑚做的;尖顶的高窗子是用琥珀做的;屋顶上铺着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开合。
师生合作,通过朗读把这种奇妙的感受读出来。
(3)小结: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宫殿富丽堂皇,生活富足、优越。但小人鱼公主对外面的人类世界觉得更好奇,非常地向往,她多么渴望去看一看啊!
预设3:小人鱼布置的花坛奇妙。
(1)交流中呈现第六自然段。
(2)提问:“她是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说话,总是静静地在想着什么。”从哪里看出“古怪”?从她对花园的布置,你能看出她的心思吗?
预设:每个公主都可以随意布置花园。最小的公主和姐姐们不一样,她把花坛布置得像太阳,还想要雕刻一个“美丽的男子”的大理石像,在大理石像旁边种上“像玫瑰花那样红的垂柳”,说明她对人类世界非常向往,渴望自己快快长大,到海面上去。
预设4:小人鱼眼中的人类世界奇妙。
(1)交流中呈现倒数第二段。
(2)结合课文插图,提问:小人鱼在“凝望”什么?当她凝望月亮、星星和游船的时候,她又在“沉思”什么?
预设:小人鱼最大的乐趣是听老祖母讲地上的事情,渴望能够知道地上很多的秘密。对小人鱼公主来说,夜晚从海底向上凝望的景象太奇妙了,她想象着人间发生的事情,向往能到地面上生活。
(3)通过朗读表现小人鱼的心情。
4.引导:刚才大家说到,小人鱼美丽、安静、有好奇心、喜欢幻想、喜欢听人类故事……读到这里,如果只说一点,你觉得最小的公主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预设:向往人类的世界,渴望自己能够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和小人鱼公主的形象,但海底世界的奇妙和人物形象的认识不是割裂的,而应有机整合在一起。
四、自我评价,反思学习
1.课文读到这里,你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还有不懂的地方要提出来吗?
2.课文已经理解了,看一看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
出示:矢车菊宫殿抚摸硫黄鲸鱼亲昵恰恰
五、引发期待,阅读原作
1.点拨:这篇课文是世界著名童话《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小公主那么美丽,那么向往人类的世界,“现在,那位最大的公主已经到了十五岁,可以浮到水面上去了”。五年后,小公主也将浮到水面,那时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学生猜想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