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3-11-15约3.3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 名称 体育与健康 教学 内容 篮球 课次 学习内容 重点与难点 学习目标 1 脚步移动 重点:急停急起跑、变向跑。 难点:身体重心的控制,快速的反应与全身的协调配合 认知:对篮球运动的各种脚步移动技术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各种脚步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时机。 技能:初步掌握篮球运动的各种脚步移动技术,并能在平练习中灵活运用。 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 运球(持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 重点: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及熟练度。 难点:行进间高低运球的控制能力 认知:基本掌握高低运球的基本技术。 技能:加强在快速或对抗运动中的节奏感和控球能力。 情感:通过运球练习,发展反应能力和灵敏性,提高同学间互相协作的精神。 3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重点:传 接 球 的 动 作 方 法 ,传 球(蹬腿、伸臂、拨球);接球(方向、迎球、缓冲) 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1、认知:学生进一步建立运球动作概念,了解撑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熟练掌握原地运球技术,80-90%的学生能在少看球的情况下行进间快速运球;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4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它具有集 体性、对抗性和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本课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 与的教与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掌握篮球运动的技术 技能和知识;在“练”和“游戏”中去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 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养成良好篮球运动习惯,并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但技术动作不规范,一些同学的持球手型也不正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讲解与示范,纠正学生错误技术动作;初一学生好奇,思维敏捷,好胜心强。但学生的差异性比较大,对篮球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法、学法 教法:语言启发、动作示范、讲解、模仿练习、小组学习、游戏 学法:分解法、完整法、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传球(蹬腿、伸臂、拨球);接球(迎球、缓冲、护球) 难点: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教学过程 1、导入 2、热身(跑步,静力拉伸,球性练习) 3、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球性练习) 4、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5、徒手练习 6、分组练习(两人一组一球,三角传球) 7、游戏(运球传、接球游戏) 8、课课练(半场折返跑) 9、放松 10、评价、总结 篮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武陟实验中学 陈军波 水平:四 授课班级:七年级 单元课次:3 上课人数:40 教学内容 1、篮球——双手传接球技术 2、游戏:运传球接力 单元 课次 第3次课 课型 新授课 学 习 目 标 1、认知目标:学生进一步建立运球动作概念,了解撑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原地运球技术,80-90%的学生能在少看球的情况下行进间快速运球;基本掌握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要领,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品质,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 重点 传 接 球 的 动作方法 ,传 球(蹬腿、伸臂、拨球);接球(方向、迎球、缓冲) 知 识 点 比赛中传、接球技术的运用 难点 全身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身 心 动 员 8分 开课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宣布本节内容及任务 4、安排见习生 5、安全教育 绕两个篮球场慢跑2圈 静力拉伸和熟悉球性 手指拉伸 掌根拉伸 手臂拉伸 胸前左右拨球 颈部、腰部绕球 6、双手抛球(击掌、转身) 1分 3分 4分 明确本课目标,集合站队要求令行禁止,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要求: 静、快、齐,集中注意力 教师组织: 学生跑动由慢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