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质数和合数 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23-09-22约4.4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7页例6,练一练以及练习六第1~2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质数、合数和质因数的认识,以及把合数分解质因数。例6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教材先让学生写出?2、3、5、6、8、9?这几个数的所有因数,再让他们根据给定的标准把这些数进行分类。然后组织讨论: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这样,既明确了观察、分析的重点,突出了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教材给定的分类标准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上述分类和讨论分别描述了质数和合数的含义,并进一步启发:1的因数有几个?1是质数马?是合数吗?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对非自然数的认识,加深对质数和合数概念的理解。随后的“试一试”要求学生先找出?4、7、10?这几个数的所有因数,再判断它们分别是质数还是合数,既巩固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又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能使他们对10内的质数和合数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练一练”求学生找出112数的所有因数,并将它们分别填人标有质数或合数的集日圈里,一方面进一步练习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丰富对质数和合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相对完整地把握20以内的质数和合数。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学生的认知基础是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按一定标准分类以及2、5、3倍数的特征。学生要在理解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基础上分析1到10各数因数的特点,并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把1到10各数分成三类:只有1个因数的数、只有2个因数的数和至少有3个因数的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概念本质上揭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能结合2、5、3倍数的特征有序找出21到50中的质数。本课教学面向五年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具备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思维基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明了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道理,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和合数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因数个数的多少”将自然数分成三类:1、质数和合数。 使学生经历质数和合数含义的建构过程和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和合数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使学生在学习质数和合数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和合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概念情境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序号,还记得自己是几号么?(记得) ? 好,那老师现在检查一下是否记得准确! ? 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好,请坐。那刚刚没有起立的同学是什么数呢?对,是奇数。看起来大家对自己的序号记得很准确,并且也知道这个序号是偶数还是奇数,那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偶数?什么样的数是奇数呢? (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 那大家都知道,咱们这一单元研究的都是非0自然数,(板书非0自然数)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分,我们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那非0自然数还可以怎么分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定论,今天我们就一起沿着古人的足迹再来探究一下吧! 二、连续,揭示概念本质 ? ? 最近我们研究数的时候,都是从具体例子入手,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共同特征,这也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 ? 请同学们写出下面各数的所有因数,开始吧! 写完的同学请保持坐姿端正。好,现在应该都已经写完了吧?!同桌两个人相互检查一下,看看写得是否正确。 ? 现在请2,3,5,6,8,9号的同学来把各自写的答案展示到白板上面。我们一起来看,都写对了吗?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数一数它们因数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 有的数有两个因数,有的数有三个因数,有的数有四个因数。 ? 同学们如果把这些数分分类,你想怎么分?(小组合作交流) ? 刚才大家已经发现,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同,2,3,5这些数很特别,只有两个因数可以分为一类;6,8,9有三个、或四个因数;有的数,还有更多的因数,也就是有两个以上的因数可以分为一类。 ? 我们进一步来关注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呢? ? 说得很对,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本身。 ? 同学们,2,3,5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6,8,9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像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 同学们再小声地说一说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 讲到这儿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想一想哪个数咱们没有关注到? ? 对,就是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