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实录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学实录(新版)新人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健康意识。学生将通过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环保意识,同时提高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学会如何通过合理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来维护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人体必需的几种化学元素及其功能。
②能够举例说明化学元素在人体健康中的具体作用,如钙、铁、锌等元素的重要性。
③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化学元素在人体内是如何参与生理过程的,如酶的活性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②分析化学元素在食物中的分布以及如何通过食物平衡摄入这些元素。
③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如人体元素分布图、营养素摄入表等。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操作所需的试管、滴管、标签等,以及相关的化学试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安全。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以“健康生活从认识元素开始”为主题,通过展示人体健康问题图片,如骨质疏松、贫血等,引发学生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教师简要介绍化学元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①介绍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包括钙、铁、锌、硒等,讲解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功能。
②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化学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缺铁性贫血、过量摄入锌导致的免疫功能下降等。
③讲解如何通过食物平衡摄入这些元素,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和饮料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并制作成表格展示。
②角色扮演,模拟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学会如何向患者解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③开展小实验,如使用硫酸铜溶液检测水中的铜含量,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并加深对元素检测方法的理解。
用时:15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①学生讨论“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食物来源”,例如:“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
②学生讨论“铁的摄入不足会导致哪些健康问题”,例如:“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铁会导致贫血。”
③学生讨论“如何通过食物平衡摄入化学元素”,例如:“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肉类等,可以预防锌缺乏。”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元素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膳食来维护身体健康。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化学元素的作用、摄入不足或过量对健康的影响等。
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人体必需元素与健康》科普书籍,介绍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及其在健康中的作用。
-《营养学基础》教材,探讨不同营养素对人体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来维持营养平衡。
-《食品安全与营养》杂志,提供最新的食品安全信息和营养健康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的化学元素,如钾、镁、氟等。
-探究不同食物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比较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实验,验证食物中的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如通过检测食物中的铁含量来了解其补铁效果。
3.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健康食谱设计”活动,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符合营养均衡的食谱。
-开展“家庭营养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其营养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
-组织“校园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海报、讲座等形式,提高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讨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
-分析食品安全事件,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