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docx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本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我”在童年时一次难忘的经历:在一次班级演出中“我”扮演老虎,因为不会豁虎跳而遭到同学的嘲笑,自己却一直不明白原因。整篇文章语言平实质朴,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我”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
这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属于练习性质。在落实“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一语文要素时,由于本课一些字词、内容等有学生难懂的地方,因此本文侧重于在不理解的地方批注;在落实“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这一语文要素时,侧重于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虽是本套教材提出的唯一一次有关批注的语文要素,这是本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学生已经在《牛和鹅》的学习中,掌握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所以学生能够很好的练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已经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对本课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囊、羡”等9个生字,读准“露、角”等5个多音字,2.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3.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4.能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是否窝囊,并试着用合适的方式开导“我”。
四、教学重点
1.能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并借助批注进行阅读。
2.能借助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说出“我”心情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老虎图片,学生交流自己印象中的老虎。(威风凛凛百兽之王)
2.揭示课题,质疑课题。为什么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是窝囊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完成下面表格。出示:期待参演-(排练节目)-(演出节目)-(失败原因及困惑)
2.借助表格,连起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
(1)不理解的字词,如豁虎跳、砸锅、哄堂大笑、踱来踱去、霉糨糊。
(2)不理解的内容,如:为什么班主任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呢?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
①学生针对问题,自主批注解决,小组交流。②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点拨:因为大家认为老虎是百兽之王,虎虎生威,只有豁虎跳才能展示老虎的雄威,而“我”只会爬上场,嘴里啊呜啊呜直叫,显得十分笨拙,没有展示出老虎威风凛凛的气概,所以大家认为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演老虎,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回归整体,尝试开导1.提问:在演出砸锅后,“我”的心情怎样?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关注了“我”的动作、神态,体会到“我”的紧张、尴尬和狼狈的心情。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么开导“我”呢?其实,要开导别人,就要设身处地地想对方的心情。我们来读一读这一句话,感受一下文中的我在演出砸锅之后是什么心情吧!(课件出示句子: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