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课时.docx

发布:2023-08-12约2.0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第1节 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理解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2.掌握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重点难点3.了解胶体的其他性质,并学会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1、分散系的分类2、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难点:胶体的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在豆腐的制备过程中,液态豆浆中加入盐卤(氯化镁)或石膏后,豆浆渐渐变成固态的豆腐,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分散系及其分类 1、豆浆是混合物他和我们熟悉的溶液和浊液有何不同?请先写出分散系的概念 2、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用交叉分类法对分散系进行分类,你能得到几种组合? 活动一:分散系分类 1、回忆初中学过的混合物:溶液和浊液,请从外观上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从微观角度思考它们为什么会不一样?设计合理化学实验印证你的推断? 2、从微观角度看,分散系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引入胶体,并强调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活动二:胶体的性质探究 1、晨曦中的树林里会出现一缕一缕的阳光,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2、用激光笔照射豆浆(胶体)、泥水和硫酸铜溶液,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你能看到什么现象?该怎样解释这种现象?(仔细阅读第九页的资料卡片) 3、如果我们想验证血液,牛奶、淀粉是不是胶体,我们应该怎么做?(丁达尔效应的应用) 4、从分散剂的角度对胶体分类并举例 活动三:胶体的制备及性质深度探究 1、写出Fe(OH)3胶体的制备的原理,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过程吗? 2、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请你想一想,推测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该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带电,胶体本身不带电,电泳实验,讲电泳的应用) 3、在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过程中,通常会有同学制备失败,有的同学在制备过程中一直加热,有的同学用了玻璃棒进行搅拌,你能分析一下他们失败的原因吗?(胶体聚沉) 4、在新制备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适量硫酸,会发现竟然出现了沉淀!请结合上面两个问题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硫酸过量又会出现什么现象?(胶体聚沉) 5、现在你能够说出豆浆变豆腐的原因?原因是 活动四:胶体的净化方法探究 【小知识】半透膜是一种比滤纸更精细的材料,只允许小于1nm的微粒通过,可以用于净化胶体。常见的有鸡蛋壳的内膜。 1、胶体与溶液的分离---渗析 在烧杯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加入碘水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烧杯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加入碘水呢?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4、请根据以上活动对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进行比较总结。 知识总结: 方法总结: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粉笔灰 B.冰块 C.食盐 D.色拉油 2.下列关于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分散系B.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 nm之间 C.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FeCl3溶液具有丁达尔效应 3.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电性相同,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此外,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下列有关现象和应用与胶粒带电无关的是( ) A.静电除尘 B.盐卤点豆腐 C.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 D.氢氧化铁胶体通电后阴极附近红褐色加深 4.(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全部透过滤纸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液溶于沸水中,制成淀粉胶体,鉴别溶液和淀粉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 (3)把少量的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成Fe(OH)3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向Fe(OH)3胶体中滴入硫酸直到过量,描述此过程的实验现象               。? 5、把土壤置于水中搅拌后会形成浊液,经滤纸过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