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同步课件.pptx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当堂检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
一日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二、中华文化线??1:儒学的发展历程;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这说明儒学在唐代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1:儒学的发展历程;儒学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角色近代中国西学东渐成为历史潮流,西学大量传入中国,很多思想家也认识到儒学的局限性,但是近代儒家思想仍然承担着任何西方思想都无法替代的历史角色。①儒学仍然是大多数国人的生活准则。孝道、爱国、仁爱、勤劳等这些传统道德不仅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信条,也是一些革命进步人士的人生追求,在国家危难的近代中国这些道德信条更加重要。②儒学是民族凝聚力的动力源泉。“大统”思想是推动近代中国人反对列强侵略和瓜分的理论动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将救亡运动视为人生价值的座右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中国人为民族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动力。③儒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任何西方先进的思想都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康有为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孙中山借鉴了儒家的大同思想,赞扬孟子是中国民主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等等。
;二、中华文化线索2:道家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2:道家的发展历程;二、中华文化线索2:道家的发展历程;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总结:;(2022浙江)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中国报刊名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相当数量的报刊都使用了“新”字,如《中国教会新报德文新报《昭文新报》等,真是数不胜数。以下关于“新”报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报刊以“新”的视野学习西方
B.是东学西渐在社会各领域的影响
C.开启外国人在中国的“新”统治秩序
D.《昭文新报》创办于1875年的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