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件(27张PPT).pptx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起源:原始社会时期;2.奠基:春秋战国时期;3.发展:秦汉时期;4.发展:魏晋至隋唐;5.发展:宋元;6.发展与禁锢:明清(鸦片战争前);7.转型与发展:近现代;7.转型与发展:近现代;;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搬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胞而身毙。——《贞观政要》卷1《君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为政以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墨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
“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涵;根据材料,结合实例,谈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历史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