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S00030-统计分析软件-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PAGE3
附件5-1
ADDINCNKISM.UserStyle《统计软件分析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2023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号
0423S00030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中文)统计分析软件
(英文)StatisticalAnalysisSoftware
课程性质
选修
考核类型
考查
课程学分
1
课程学时
17
课程类别
学科拓展课
先修课程
统计学
适用专业(类)
管理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描述及目标
(一)课程简介
《统计分析软件》课程是管理学院的一门学科拓展课程,主要讲授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更加满意的分析结果。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统计分析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软件操作和结果分析,具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这门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工具来探索社会世界的各种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调查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社会问题。此外,本课程还提供机会培养学生从社会科学角度出发的批判性思维、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公开演讲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具备将实践中得到的数据快速熟练地输入到统计分析软件中,能够对数据进行分类并进行客观的描述;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规律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熟练使用SPSS软件中各种分析工具进行操作,对输出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课程目标2:熟练掌握数据级别和文件级别的数据管理
课程目标3:对连续性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统计描述和参数估计。
课程目标4: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形和报表的制作。
课程目标5: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软件操作。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1-2: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课程目标1
20
1-4:信息管理方法与工具。掌握信息组织、检索与分析以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和工具
课程目标2、3、4、5
20
2-2: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1、2、3、4、5
10
2-5:管理实践能力。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不同信息系统以及社会信息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3、4、5
20
3-3:科学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课程目标1、2、3、4、5
10
3-4: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系统思维和专业意识,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开发能力;数据、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决策的能力。
课程目标2、3、4、、5
20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
课程采用理论教学、课堂讨论、个案研究、小组汇报和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在对基本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围绕特定内容开展课堂讨论与练习,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项社会调查研究,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旨在强化学生对统计分析方法的实际掌握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各种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SPSS软件的运行及输出结果的合理解释。
(二)教学难点
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的运用。
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第1章SPSS入门
了解统计分析软件SPSS产生、发展及应用领域。熟悉该软件的基本操作。
1
讲授
课程目标1
2
第2章数据录入和数据获取
掌握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录入SPSS软件中和将其它数据格式的资料直接读入SPSS中。
1.5
讲授和实际操作
课程目标1
3
第3章变量级别的数据管理
掌握变量赋值、已有变量的分组合并、连续变量的可视离散化和最优离散化。
1
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4
第4章文件级别的数据管理
掌握文件的拆分、个案的选择、分类汇总、多个数据文件的合并以及数据文件的重组和转置。
1
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5
第5章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了解连续变量的统计描述和参数估计的指标体系。熟练掌握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和探索性分析的方法和操作。
1.5
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6
第6章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参数估计
了解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体系和参数估计。熟练掌握使用频率过程和交叉表过程进行描述的方法和操作。
1.5
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7
第7章数据的报表呈现和图形展示
掌握统计报表的基本框架和各种统计报表的制作。掌握各种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2
讲授、案例分析和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