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ocx
DB
PAGE1
DB5226/T
ICS65.020.40CCSB66
ICS65.020.40
CCSB66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DB5226/TXXX-202X发布202X—XX—XX实施202X—XX—XX发布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DB5226/TXXX-202X
发布
202X—XX—XX实施
202X—XX—XX发布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DB5226/T
Ⅰ
目次
TOC\o1-3\h\u17112前言 II
59851范围 1
4683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57883术语和定义 1
76514立地条件 1
73885造林地准备 2
25636品种与苗木 2
140377造林 2
48488幼树管理 3
303199结果树管理 3
596411病虫害防治 4
644612果实采收与贮藏 4
3269513档案管理 4
14007附录A(资料性)表A薄壳山核桃主栽及推荐配置品种 5
7149附录B(资料性)表B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林业产业发展中心、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锦屏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彦林、蒲洪菊、肖明静、杨武其、宋盛英、杨秀钟、吴名奇、钱学诗、付兰兰、吴从毅、李照林、林文权、史瑞锦。
PAGEI
PAGE
PAGE1
PAGE
PAGE4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薄壳山核桃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造林地准备、品种与苗木、造林、幼树管理、结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贮藏、档案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薄壳山核桃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LY/T1941薄壳山核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薄壳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原产北美,又名长山核桃、碧根果、薄皮山核桃等,为胡桃科山核桃属高大乔木。
3.2“2+1”嫁接苗
两年生以上接枝和一年生底部树干的嫁接苗,整株嫁接苗有三年以上的历史。
4立地条件
4.1气候
选择年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800~1400mm,无霜期220d以上的区域。
4.2海拔
海拔1200m以下。
4.3土壤
地势平缓,坡度≤25度,土壤深度≥0.8m、疏松肥沃、pH5.8~7.5、通透性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的规定。
4.4空气
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的规定。
4.5水质
水质量符合GB5084的规定。
5造林地准备
5.1林地清理
全面清除林地内的石块、灌木、杂草、树根和草根等。
5.2整地
坡度≤15度,全垦整地;坡度15度,带状整地,带宽2m~3.5m。
5.3挖穴
穴规格0.6m×0.6m×0.5m。
5.4底肥
定植穴挖好后,穴施10kg商品有机肥和0.5kg磷肥或10~20kg腐熟农家肥作基肥。
6品种与苗木
6.1栽植品种
选择适合经国家和地方审定或认定的良种,主要品种品质特性见附录A。
6.2苗木选择
选择外观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主干无弯曲且根系发达“2+1”嫁接苗为宜,苗木地径≥1.5cm,苗高≥150cm,主根长度≥30cm,带有8根侧根以上。
6.3品种配置
主栽品种宜1~2个,授粉品种1~2个,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数量比例1:1~5:1为宜。
7造林
7.1造林时间
12月至次年3月。
7.2造林密度
株行距4mx7m,357株/hm2。
7.3栽植方法
将苗木置于栽植穴中央,用疏松肥沃细土盖住苗根系,盖上3cm~5cm厚度土壤后向上轻提苗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夯实根系后,分层踩紧踏实,上覆松土。栽植深度以稍露嫁接口为宜,浇足定根水,保持定植穴土堆适当高于地面。
7.4补植
成活率90%的基地进行补植。
8幼树管理
8.1定干除萌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