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doc
ICS?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FORMTEXT?????
DBFORMTEXT??
FORMTEXT?????地方标准
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Peca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23年8月21日)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发布
DBXX/XXXXX—XXXX
PAGE1
目??次
TOC\h\z\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25283前??言 II
75561范围 1
14773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23943种子采集与处理 1
245904苗木培育 2
137835栽培技术 4
262046档案管理 7
32223附录A(资料性附录)表A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控措施 8
16404附录B(规范性附录)表B薄壳山核桃两年生苗木质量分级 1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原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宜春绿茂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左继林、贺义昌、翟敏、周文才、黄建建、龚春、王波、王玉娟、吴妹杰、黄文印、胡小红、夏诗琪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的砧木培育与苗木培育中种子采集与处理、圃地建立、穗条采集处理、容器苗与裸根苗嫁接、嫁接后的生产管理、苗木出圃规格及栽培中的良种选择与配置、栽培技术、抚育管理与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用于江西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LY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1678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941薄壳山核桃
砧木培育
种子母树选择
采种母树选择生长健壮的、树冠圆满、结实多且籽粒饱满的15a~30a母树,坚果平均单籽重7g以上。
采集后处理
采摘的薄壳山核桃种子要求种粒饱满、果皮棕褐色、微裂、充分成熟、无病虫害;采下种子要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阴干,忌暴晒,后剔除开裂、破碎以及坏死的种子,于11月下旬保持在2~10℃环境下沙藏或入冷库贮藏,冷库温度保持在1~5℃,种子贮藏含水量控制10%左右。
浸种处理
当气温下降到4℃时开始种子浸泡处理;清水浸泡时要添加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杀菌,浸种时间约为7d,每天换水1次。
层积处理
层积处理时使用粗河沙或珍珠岩作为基质,基质湿度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种子与基质按3:1比例混合,装在透气的容器中,置阴凉透风处,温度在4-10℃;层积时间在40~60d;层积期间要保证湿度、温度以及通气合理,并适当翻动以防止种子霉烂或过早萌芽。
高温催芽
容器育苗育苗需高温催芽。步骤为种子层积处理后于气温1~5℃(2月初)时,将层积处理后种子移入大棚或小拱棚中高温催芽,催芽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的比例为3:1:1;先用砖砌宽1.0m~1.2m、高15.0cm~20.0cm的催芽床宽,为防止积水,芽床内先填入10cm厚的基质,铺平后浇透水;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单层平铺于催芽床,上面再覆盖5cm厚的基质,浇水后盖稻草保湿。
苗木培育
苗圃建立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电力供应方便和交通便力的背风向阳地做圃地。土壤疏松、土层厚度50cm以上,pH值5.0~7.5的壤土或沙壤土。
圃地规划
圃地分为催芽区、大田育苗区、大棚育苗区。
苗